尽管肺癌的治疗措施屡见不鲜,但病者在五年内的生存的可能仍徘徊在百分之十左右,能够手术全切的中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的可能也只有20%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早期发现。肺癌为全身性疾病,一旦进入中晚期,癌细胞已经进入全身,人体的免疫系统与疾病之间的对抗已经失衡,此时即使再的,再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手段都回天无力。
而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的可能可以达到70%(100%,这和上面的数据是一个天壤之别。不难看出,造成这个巨大差别的关键是肺癌被诊断时处于早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就可以长期存活,那么,如何早期发现肺癌呢?途径只有一个筛查!有计划地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发现肺癌,就可以改善治治疗结果果,挽救生命。
肺癌高发主要和吸烟、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高节奏生活等因素有关,其中吸烟是主要的“杀手”,90%的肺癌和吸烟有关。随着未成年烟民的不断增加,我国肺癌发病和死亡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不规范治疗导致肺癌患者剧增:肺癌专家介绍,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不规范现象加速了肺癌等肿瘤的扩散速度。在一些基层医院,肿瘤科的医生并非是专业医生,有的医生是从其他科室转行过来的;规范的治疗应是由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的专家“三堂会审”,制定合适的、全面的治疗方案;如果单独一个科室来治疗,必然存在治疗不足或者治疗过头的现象,对病人的治疗非常不利。有些肺癌病人在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不同的肺癌医生那里得到不同的诊疗意见而困惑,四处就诊求医。
另外,部分医疗机构为了经济利益,不论能不能治疗,只要是相关的肿瘤病人就收进来,这也导致了不规范治疗行为的泛滥。而老百姓对肿瘤的误区也拖垮了肿瘤病人。有些肿瘤病人急于求成,迷信游医诊所宣传的偏方药方,结果不但花了钱,还耽误了治疗,病情加重。有关资料表明,肺癌病人一经病理确诊80% 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各地因对肺癌的认识不同和各方面条件限制,肺癌的诊断治疗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尚未建立起肺癌诊断治疗多中心多学科的合作机制,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困难。
临床证实,通过筛查发现的肺癌76%是早期。
目前,肺癌筛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
1.痰液检测包括痰细胞学检查、痰免疫标记、痰PCR技术等。但痰液检查受多种因素影响,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尤其对于外围型肺癌阳性比例更低。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片断抗原21-1(CYFRA21-1)、鳞癌抗原(SCCAG)、组织多肽抗原(TP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肌酸磷酸激酶-BB(CPK-BB)等。遗憾的是,上述标记物尚无法用于大规模普查。
3.X线这是经典的普查方法,其优势是经济实惠、方便有效。但是,X线常常不能发现1厘米以下的病灶,且很难定性。
4.低剂量螺旋CT这是目前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的肺癌筛查手段,其所受X线照射的剂量与普通X线相仿,但准确性非常高,可以发现肺内数毫米的微小病变,并可明确性质。因此,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筛查的治疗准确方法。
5.分子影像学具有无创、实时、活体、特异、精细(分子水平)显像等独特性质,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对高危人群须定期筛查
日本抗癌协会对9998名40岁以上人员进行筛查,肺癌检出比例0.4%;美国早期肺癌行动计划对1000名60岁以上吸烟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检出比例3.7%;国内对2430名(无条件?)人员进行筛查,发现89名存在肺内结节病灶,其中28%是肺癌。这些数字是相当惊人的,说明对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进行筛查,1000个人可以发现4个肺癌,100个高危人群可以发现4个肺癌。可见,筛查的重点应该是高危人群。
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重度吸烟者,接触无机砷、石棉、铬、镍、甲醚类、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氯乙烯、橡胶制品、芥子气、二氧化硅、氧化硫、苯丙芘、各类燃烧产物、电离辐射等人群。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癌病人后期急性疼痛怎么办? 下一篇:肺癌后期选择哪种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