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年龄:51,体质:一般,已经抽了30多年的烟了我爸前几天咳血,才去做检查出左肺部,长了个2.5?4.3的肿瘤,后来去住院才知道已经扩散到淋巴,现在在做切片,不知道治疗的机比例是多大?还能或多久?
专家回复:肺癌转移到淋巴,目前如果能手术还是建议尽快手术,术后再积极配合中医药来整体治疗。如果不是转移的太糟糕,就可以,如果转移很多的话,手术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肺癌有两种,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中心型肺癌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腔内的肿瘤,这样的肺癌患者一般而言出现呼吸道症状比较早,比如咳嗽、发热、肺炎,早期发现的可能高。周围型肺癌是长在III级支气管医院的肺组织中,早期发现困难,肿瘤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才到医院就诊。周围型肺癌如果不是通过健康体检,很难早期发现。另外一种分类法,我们把肺癌分成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生长比较迅速,恶性程度比较高,对各种化疗药物比较敏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比小细胞肺癌恶劣程度低,分为腺癌、鳞癌、腺鳞癌、鳞腺癌、和大细胞肺癌。不同类型的肺癌好发的部位不一样,比如鳞癌和小细胞肺癌多数是中心型肺癌,多见于男性,同吸烟有密切关系,证据多。肺腺癌则一般是周围型肺癌,多见于女性,与吸烟关系不密切,相关直接证据不多,有研究表明:与被动吸烟(二手烟)和环境致癌因素相关。
肺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肺癌淋巴结转移分三种情况:一种是肺门淋巴结转移N1,N是淋巴结缩写,比如我们家住201,200和202就是N1,N1肺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得到很好的完全医治性治疗,手术后病理证实有肺门淋巴结转移N1的病人,术后加上辅助化疗可以延长五年生存的可能。那再隔壁的203呢,就是N2纵隔淋巴结转移,肺癌合并N2纵隔淋巴结转移在国外是不做手术的,在我们中国胸外科领域,我们认为通过手术治疗加上术后辅助治疗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在纵隔淋巴结转移N2的肺癌病人有两种治疗的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
目前有三种情况,一是先做术前新辅助化疗,一般是作2个周期的化疗,待病灶缩小后再做手术;二是直接做手术切除,手术后再做4-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第三种情况是化疗结合放疗,如局部病灶控制的好,也有可能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休息二周后手术治疗。如果肺癌出现对侧淋巴结转移,我们就称之为N3,比如右侧肺癌,左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就是N3了,N3病人是肯定不做手术。我是住在二层的201, 200和202是肺门淋巴结,203是纵隔淋巴结,N3就是三层的303了,把二层的肺癌病灶和淋巴结切除了,三层的转移淋巴结实切除不了的,所以合并有N3的肺癌是不做手术的。
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要根据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决定治疗方案,如果是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就是手术加化疗,如果是同侧纵隔列淋巴结转移分三种情况,可以选择先手术后化疗,也可以先化疗后手术,取决于外科大夫手术的临床经验,手术中一定要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有条件的肺癌中心,正在进行先做术前化疗,控制局部病灶和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再做手术,减少手术中可能存在的播散,有助于延长生存期,如果对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有转移,手术就不要做了。
肺癌淋巴转移能活多久?这要因人而异,不同的肺癌患者其症状不同。还有患者的身体状况,我们要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还有身体机能,因为到了这时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普遍降低,只有慢慢的恢复,才有可能提高生命周期,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我们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对于肺癌淋巴转移有很好的效果,中医内治法理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清热解毒,除风寒湿,化谈散结,消肿止痛,祛邪健胃,扶正固本,副作用小,更能达到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周期的目的。
肺癌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到了晚期,很多病人都会出现各个不同脏器的转移,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常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威胁到生命。肺癌脑转移症状,肺癌脑转移治疗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目前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仍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肺癌的脑转移发生的可能较高,可以达到35%~50%,常以头痛、呕吐、面神经麻痹、偏瘫、视物模糊、失语、肌肉无力,偏瘫或踉跄步态等为首发症状而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原发性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等。中药中医治疗肺癌脑转移目前被证实有效的药物。
肺癌脑转移后患者该怎么办呢?经临床上的实践表明可以用采萎缩肿瘤血管的中草药治疗治疗后的情况快,对晚期肺部肿瘤及扩散复发都有独特的治治疗结果果,治疗的希望也是比较大。脑转移瘤为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细胞经血液、淋巴输送或直接侵入颅内生长形成。肿瘤转移到脑内发生的可能较高,脑转移瘤可以单个,也可以多个,大小不一,可发生在脑的任何部位,生长迅速,常伴有严重脑水肿,因此病人大多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癌患者有哪些症状? 下一篇:肺腺癌不想化疗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