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患伴发胸闷为一种常见现象,但不具特异性,临床上有因出现胸闷而初次就诊的患者,但常常有漏诊误诊的情况。因为许多其他疾病甚至是劳累或运动过度也有可能出现胸闷症状,所以,把握肺癌出现胸闷的,要注意鉴别诊断。
一般肺癌出现胸闷,是没有任何诱因的,并持续数周时间对症治疗无效的,要引起警觉。肺癌胸闷通常可有不定时的胸闷、压迫感或钝痛,早期时肺癌胸闷较轻,部位也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若胸闷胀痛持续发生,则说明肺癌有可能累及胸膜。
肺癌出现胸闷的,可通过食疗进一步缓解,如食疗方:大蒜20瓣,木瓜、百部各9克,艾叶18克,陈皮、生姜、甘草各9克。水煎服,日1剂;另一有效缓解肺癌胸闷的食疗方为:甜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枣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绞取汁液,大枣去核,生姜切片,备用。先煮桑白皮、姜枣,煎取汤液,加米煮粥,临熟时点入杏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成,每日2次。
约有半数以上的肺癌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及时对症治疗加以缓解,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除胸闷外,肺癌病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状还包括:
1 、动脉栓塞: 操作时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引起动脉血栓形成栓塞,穿刺口包扎过紧,血液淤滞,促进动脉血栓形成。
防护措施:
①术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内皮。
②术后1小时,每隔半小时拿起沙袋5分钟。
③密切观察下肢血运,每15~30分钟双手同时触摸双侧足背动脉,观察搏动情况。
④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
⑤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下肢麻木、疼痛。
2、 发热及胃肠道反应: 发热是由于癌细胞坏死后的吸收热,一般体温波动在37.5℃~39.5℃之间,持续1周左右。胃肠道症状主要是化疗药物所致,并向患者解释上述现象是正常反应。
3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肿瘤治疗专家指出,虽然股动脉穿刺技术较为安全,但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方法,可对局部血管特别是动脉造成损伤,比较容易引起肺癌并发症。
防护措施:
①术前向患者宣教,训练床上排尿。
②术后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1cm处止血20分钟。
③加压包扎,并以1.0kg沙袋压迫止血6小时。
④术后必须卧床24小时,术侧肢体制动,向患者解释伸直的重要性。
4 、褥疮 :术后平卧24小时,受压部位毛细血管微循环受阻,产生局部缺血,若持续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
防护措施:
①术前给患者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②将手平伸于受压部位,用手掌环形按摩皮肤1次/小时。
③保持床单平整无皱折,睡海绵床垫。
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擦拭汗液。
5 、脊髓损伤: 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有吻合,化疗药物损伤脊髓或者脊髓根动脉水肿,造成脊髓缺血所致,表现为术后数小时,开始出现横断性脊髓损伤症状。所以脊髓损伤也是肺癌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防护措施:
①抗癌药物充分稀释后缓慢注入。
②嘱患者15~30分钟主动运动健侧下肢或针刺皮肤上下平面有无感觉异常。
③观察患者有无尿潴留。
④备好血管扩张剂,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氟美松等。
6 、术后感染: 肿瘤治疗专家介绍,由于抗肿瘤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患者常有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且多数抗肿瘤药物对机体免疫机能有影响,化疗后易发生感染。
防护措施:
①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数少于500/m 3 。
②一切治疗护理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加强无菌观念。
③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漱口,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泄。
④限制陪床探视人员。
⑤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健康。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晚期肺癌病人的护理 下一篇:如何促进肺癌病人快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