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去世比例已占各癌肿去世比例的榜首,肺癌可产生于任何人群,在任何年纪均可发生。多半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近年来,随着吸烟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的可能和病死比例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男性癌肿病例中,肺癌发病的可能急剧增多,居第一位。
不少肺癌患者都很关系治疗后能活多久,专家回答,不同分期的肺癌,治疗方法不同,存活的时间不一样。
I期和II期肺癌属早期肺癌,早期肺癌通过外科手术可以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中晚期肺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和放化疗治疗使患者获得长期带癌生存。
肿瘤领域有个专业名词用来评价长期生存——五年生存的可能,如果患者手术以后活过五年,就叫长期生存。手术后先后要每三个月、每半年都要到医院复查,手术后五年复查之后就不用复查了(每年还要常规参加健康体检)。I期肺癌五年生存的可能可达70-90%,II期可达50-70%。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有纵隔淋巴结转移N2以后,单纯外科手术切除就不行了,要将手术、辅助化疗和放疗技术结合。目前我们把1B-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作为"全身性疾病"。既然是全身性疾病,单纯靠外科"一把刀"切除是不行的,要用全身的化疗药物治疗或靶向治疗,以期延长病人的五年生存的可能。
从十年前开始,国际上就开始了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以后,II-III期须做4-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否则就视为治疗不规范(不规范分两种:一个是过轻治疗、一个是过度治疗)。1B期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手术切除,再加上术后辅助化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的五年生存的可能。
对于肺癌术前和术后需要综合治疗的患者,肿瘤内科大夫和胸外科外科大夫要共同研究讨论确定,内外科合作很重要。
肺癌各期疼痛的具体表现:
1、肺癌前期:多发生于40岁以上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包括慢性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久治无效,且病情进一步发展者。临床表现有顽固性咳嗽或呛咳,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长期低热,人渐消瘦等。
2、肺癌早期:临床表现较前期为重,但症状还是以顽固性咳嗽或呛咳,痰中带血,咯血,严重胸痛或反而不痛,长期低热,人更消瘦等为主。
3、肺癌中晚期:呛咳严重,气急,痰中带血,咯血,胸痛严重或无痛,长期低热,人消瘦更为明显,或见胸腔积液,面部及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等。
肺癌各期疼痛的病因:
1、肿瘤本身所致疼痛(主要指胸痛):由于肿瘤侵犯或压迫胸膜,产生钝痛或隐痛,严重时出现剧烈的胸痛,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2、肿瘤压迫致痛:肿瘤压迫肋间神经时,可引起肋间神经痛。压迫上腔静脉引起头痛、上肢水肿等。压迫臂丛神经引起相应部位疼痛、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
3、抗癌治疗致痛。
4、肺源性骨关节增生致痛。
5、肺癌引起皮肌炎致痛。
6、肿瘤转移致痛。
肺癌各期疼痛的机理:
由多方面因素所致,癌细胞浸润或侵犯邻近血管、神经、淋巴管、软组织、内脏和骨组织,对其压迫或刺激,从而产生疼痛。肿瘤本身所产生的一些化学致痛物质、肿瘤的代谢产物、坏死组织分解产物等刺激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
肺癌各期疼痛的部位:
大多出现在胸部、肩背部、上肢、颈项、头腹部、腰骶部及下肢等部位,依病情的阶段不同,疼痛的部位及程度有很大差异。
肺癌各期心理分析:
1、疾病发现期
肺癌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往往由于体检或者其他疾病就医过程中发现肺部阴影,很多患者这一阶段往往表现出恐惧和病急乱投医,极少数患者采取逃避的办法。其实发现肺部阴影后,正确的对策是到正规的专业诊疗机构,有针对性地检查,现代医学对于肺部阴影的诊断手段应该说是比较完善的,靠近中间的病变,电子支气管镜就是一种好的检查方法,还能取得病理或细胞学标本;如果比较周围的病变,CT定位下的经皮肺穿刺,准确性很高;一些特殊部位的病变,还可以考虑用创伤较小的胸腔镜检查。以上检查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肺癌的诊断就不是困难的。
2、手术前后期
术前,肺癌患者常表现为焦虑不安和担忧恐惧。术后,多因体质受损而出现虚弱情况。同时,表现为或暗自庆幸(若获得了成功切除的消息),或多有疑虑(没有得到肯定的成功切除消息)。不管怎样,围手术期针对肺癌患者这些心理特点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良好的情绪可延长肺癌的生存期 下一篇:肺癌晚期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