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良性肿瘤是相对于肺部恶性肿瘤的一个概念,肿瘤细胞不会发生其他器官的扩散和转移,患者的症状及对身体的危害都会较轻。肺部良性肿瘤可按其部位分为两型:周围型:也称为周边型,肿瘤起源于段以下支气管或肺实质内,约90%的下呼吸道良性肿瘤为周边型。周边型良性肿瘤约75%位于脏胸膜下,近60%<3cm,绝大多数表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分界清的结节。中心型:也称为中心型,肿瘤起源于段或段以上支气管,向管腔内或外生长;约占下呼吸道良性肿瘤的10%。
肺良性肿瘤比较少,其种类却很多,可起源肺和支气管的所有各种不同类型细胞。在各种肺良性肿瘤中,以错构瘤为常见。绝大多数肺良性肿瘤为周围型肿瘤,常无症状,仅在X线胸部检查时被发现。只要病人情况允许,均应作手术治疗。常采用创伤小、手术安全度大的肺楔形或肺段切除术,治疗结果良好,患者很快即可健康。
治疗原则:
1.肺良性肿瘤,只要病人情况允许,均应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常采用创伤小,安全度大的肺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术。
辅助检查:
1.对无临床症状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有咯血、支气管阻塞或感染症状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治疗结果评价:
1.治疗:症状消失,术后余肺扩张良好。
2.好转:症状改善,余肺扩张良好。
3.未愈:症状未改善。
诊断:
X线胸片见边缘清晰、光滑、密度较高的球形阴影,有时在病源内可见钙化点。
健康指导:
本病多无明显症状,常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肿瘤的种类一般在术中或术后经病理切片检查后方能确定,不论何种良性肿瘤,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因此,医者和病者术前不宜拘泥于求得病理学诊断而行许多缺乏实效的检查,徒增痛苦和费用,延长检查时间,加重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
相关检查:
普通透视检查 支气管镜 A 心电图 A 一般摄片检查 A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A 球蛋白(G) A 白蛋白(Alb) A 总蛋白(TP) A 间接胆红素(SIB) A 直接胆红素(SDB) A 胆红素总量(STB) A 粪常规检查 A 尿常规检查 A 血液常规检查 B 痰培养+药敏试验 B 胸部的CT检查
用药原则:
1.病变局限,无症状者用药以“A”为主。
2.有咯血或感染症状重者,选用药物可包括“A”、“B”或“C”。
肺部良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检查 中心型良性肿瘤胸片很少见到瘤体,偶见肺门圆形阴影,多仅能显示其继发的肺部病变,如: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气管正侧位像有助于发现、定位气管内肿瘤,以侧位像更为清晰。周边型良性肿瘤的胸片为:边缘清晰、密度均匀、致密肿物影,无空洞,偶见钙化。
2.胸部CT或体层检查 中心型良性肿瘤多可清楚地显示瘤体,明确其部位、大小、管腔阻塞的程度及肿瘤累及的范围。周边型良性肿瘤因良性肿瘤的成分多样性,故结节的密度不匀,CT值可在-100~ 150HU,故CT值的标准差多>30HU;而恶性肿瘤多因瘤体组织成分单一,故结节密度均匀,CT值多在35~55HU,标准差<30。
3.支气管造影检查 良性肿瘤支气管造影有助于诊断支气管内肿瘤,可见肿瘤闭塞支气管腔等影像学特点,但此项检查目前已较少采用。
肺部良性肿瘤虽然属于良性疾病,但不易与早期肺部恶性肿瘤鉴别。且后者多发;良性病变可能恶变;良性病变可能伴有恶性病变(28%肺错构瘤伴有原发恶性肿瘤)。故因准确区分肺部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性,目前认为,积极的微创手术是诊断及治疗肺周边型良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 下一篇:肺癌晚期化治疗结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