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肺癌的发病的可能逐年上升,有关肿瘤专家称,在40年前的中国,肺癌的病例并不怎么多见,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肺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在不断的上升,而死于肺癌的男性患者比较多。肺癌是现在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都起源于支气管粘膜的上皮。很多人都会担心,肺癌会不会遗传,下面就请专家帮我们解答肺癌的遗传问题。
目前认为,肺癌不是直接遗传性疾病,但是却有少数肺癌得发病有家族聚集的倾向,家族中有人患肺癌,他的子女患肺癌的机会比一般人可多几倍。这些肺癌叫做遗传型家族性肺癌。并包括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贲门癌、子宫内膜癌等等。这种遗传因素形成得影响,在医学上成为遗传性感染。
人们通过观察逐渐认识到,生活方式和接触环境中得某些致癌物质能够增加人体对肺癌得易感性。也发现某些有先天免疫缺陷得病人,患肺癌得危险比正常人高得多。对于遗传性家族肺癌来说,那些常有缺损基因的人患肺癌可能性更大。大量资料证,加重有肺癌病人,后代不一定患肺癌。
此外,在世界上还发现极少数家庭,这样得家庭中约1/3先后患肺癌,而且男女发病的可能一样,多患同一种癌,这样的肺癌家族肯定与遗传有关,但实际上,这样的家庭并不多。有一些并不属于肺癌,但是也可以发生癌变,而且有遗传性,临床上叫遗传肿瘤综合症,如家族性结肠息肉正,结肠息肉可以而变为结肠癌,这种病人必须提高警惕,密切观察。
另外,科学家指出:先天性的遗传基因和后天获得的饮食生活习惯、生存环境、职业等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而且后天的因素起了主要的作用,即使有肺癌遗传倾向的人,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不断作用,才能形成肿瘤。因此,只要采用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适宜的饮食习惯,就能有效地预防癌症的发生。肺癌也是这样,只要平时注意不要主动和被动吸烟、避免被污染的环境空气的影响、避免职业性致癌因素(如石棉、铬、镍、砷)的影响,即使证实肺癌也可以遗传,也能大大降低肺癌的发生的可能。 癌症不是传染病,它的遗传性是指遗传易感性,就是有癌症父母的后代会比别人更容易的癌症,当然这个可能也是很低很低的;但是不是一定的,癌症本来就是一个低可能的疾病,而且很多癌症比如肺癌和生活方式很有关系,所以建议不要担心肺癌的遗传,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由正常细胞转变成肿瘤细胞是以基因组变化的遗传失调为病变基础的,但这种变化能否演变成临床所见的癌,还决定于起始动作用的各种环境致癌因子以及其他内因,包括抗癌基因、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染色体稳定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学特性可以改变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因为致癌因子的代谢物能引起恶变,而产生代谢物的途径则由遗传所决定,包括吸烟及职业损害所造成的肺癌。家系调查研 究结果显示,非吸烟者中有家族史者(家族中有肺癌患者),其患肺癌的危险性高于无家族史者。有关这种家族聚集性的潜在作用机制一直在研究中,现在推测遗传因素决定着致癌物的代谢能力,这种能力可能在改变肺癌发病风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肺癌患者体内芳香经瓷化酶的诱导力大大增强了,这种酶的浓度是受基因控制的,它能将烟草中含有的多环芳香;臣和芳基胶类活化成潜在的致癌因子。尽管肺癌发病机制的分子和遗传事件是研究的活跃领域,但尚无确切的基因改变来解释肺癌的危险性。所以肺癌的遗传至今并没有切实的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得肺癌能遗传
据英国《自然》杂志11日电子版报道,日本自治医科大学间野博行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吸烟者肺癌遗传基因。
该研究小组发现,制作细胞骨骼蛋白质的遗传基因“FLM4”与细胞内蛋白质磷酸化的遗传基因“ALK”异常融合后生成的“ELM4-ALK”成为肺癌遗传基因。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二例肺癌遗传基因。
研究小组从有吸烟史的肺癌患者标本中提取messegerRNA,从而发现了特定的遗传基因。研究小组对75岁以上包括无吸烟史的日本肺癌患者标本进行分析,结果确认有7%%—10%%的标本中具有“ELM4-ALK”遗传基因。
目前已知的肺癌致病基因是上皮成长因子受容体“FGFR”遗传基因,并已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但FGFR异常引发的肺癌都发生在非吸烟者身上。
这一发现使科学家有可能研究早期肺癌的诊断方法,以及开发肺癌治疗药物。
肺癌遗传基因
国外研究机构对超过10.2万名日本中老年人展开了长达13年的追踪调查,他们中共出现了791例肺癌。研究者将直系亲属有肺癌患者和没有肺癌患者的两组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前者患病可能是后者的2倍。肺癌的遗传性在女性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肺癌患者通常都是到了中晚期的时候才得到发现,这种病的危害程度非常高。大多数病人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在美国因癌症死亡疾病中排第4位。至少10%的肺癌患者被认为有家族性遗传因素,如遗传变异,但相关基因一直不清楚。近,一个多年从事肺癌基因搜寻的研究小组发现了这种基因。他们在一个大的家族中研究发现了一个叫做palladin的基因变异。
肺癌的早期征兆:
1,年龄在35岁以上,久咳,特别是频繁不止的呛咳,短期内查不出原因;
2,感冒或支气管炎之后,咳嗽久治不愈而症状逐渐加重;
3,反复不愈地咯血痰,且有不固定的间歇性胸部疼痛;
4,素有肺结核及慢性气管炎,原有咳嗽规律突然改变;
5,没有发冷发热,突然渐进性气短、胸闷、胸透有胸腔积水;
6,胸透显示“肺部炎症”,经治疗不能完全控制,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者;
7,不明原因的关节、肌肉顽固性疼痛,皮肤麻木、灼痛,虽有发烧,但全身症状不明显;
8,有长期吸烟史;家族血统中有癌病史;日常工作中接触致癌物质如石棉、沥青、砷、铬、煤焦油等机会较多的人,又出现呼吸道症状者。
肺癌的早期诊断
肺癌的早期治疗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此肺癌的早期检查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专家提示,一旦有肺癌的迹象就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1,对可疑对象进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如:CEA、血清电泳致因子、血清唾液酸测定、神经烯醇化酶、粘蛋白1抗原及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等。
2,对可疑对象进行反复、多次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3,X线胸片及CT、MRI等检查,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极重要的价值。
4,重视肺外症状的出现,如:杵状指、贫血或血细胞升高、肥大性骨关节病及近期出现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5,纤维支气管镜及组织细胞学检查对中心型肺癌有意义。
6,肺癌单克隆抗体诊断的早期应用,有利于肺肿瘤的定位诊断。
7,条件允许的医院,应对可疑对象进行与肿瘤相关的癌基因检查。与肺癌有关的癌基因有:c-eph、L-myc(小细胞肺癌)、P21蛋白等。
常规检查主要项目
1,胸部CT检查:是X线检查的补充,对1cm左右肺部肿物的显示比X线清晰,可以更清楚地显示纵隔和靠近纵隔的肿物及肿大淋巴结,可以显示癌肿有无侵犯邻近器官及大血管的情况。
2,X线检查:98%的肺癌患者可以从X线胸片中发现异常征象。X线透视可以提供动态观察,了解支气管管腔的改变等。这是常规必检的项目,既有效又经济。
3,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部位在支气管内的位置及其异常的改变,吸取分泌物或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得到细胞学或组织学上的诊断,从而考虑手术切除的范围和方式,或为制订化疗方案提供帮助。
4,痰脱落细胞检查:肺癌诊断很简单易行的重要方法之一,从痰液查到脱落的癌细胞,阳性比例可达70%,但一般要求是晨起第一口深咳痰送检,连续查3天以上。
5,经皮肺穿刺活检:可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用穿刺针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阳性比例在80%以上。
6,胸部MRI检查:是无射线损伤的检查,可以从多方面(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等),立体地观察肺内肿块的影像以及其与周围器官、大血管的关系,对手术切除的估计有很大的帮助。
肺癌的防治原则
肺癌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特别是那些有家族肺癌病史的人,一定要远离烟草和被动吸烟。如果出现刺激性咳嗽、痰血等症状,尤其是上述高危人群,应尽早找医生诊治。如果能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肺癌的预后可以达到70%左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癌传染吗? 下一篇:探究肺癌病人咳血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