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胆囊癌 > 胆囊癌症状 > 正文

胆囊癌晚期临终前症状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0-12-10 10:16:58 浏览次数: 20

    据调查,胆囊癌在胆囊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占首位,其它尚有巨细胞腺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类癌、肉瘤等。后者均属少见,过去被认为是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胆囊癌无论用任何方法治疗,病程仍进展迅速,导致死亡。患病者女性较男性多2~4倍。一般多见于50~70岁。早期诊断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本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胆囊癌晚期症状
  1、右上腹疼痛
  大部分为右上腹部的持续性疼痛,并可有阵发性加剧,向右肩及腰背部放射。此症状占84%,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道症状
  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这是由于胆囊更新换代功能,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恶心呕吐亦相当常见,并常有食欲减退。
  3、黄疸
  由于癌肿的扩散,约有1/3~1/2患者出现黄疸。少数病人的黄疸为首发症状,多数黄疸出现在疼痛之后,黄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少数病人表现为间歇性黄疸。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占36、5%,多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恶性梗阻所致。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粘膜黄染,伴难以治疗的皮肤瘙痒。
  4、畏寒、发热
  多出现于癌肿晚期,25.9%的病人出现发热,并可有高热持续不退。
  5、右上腹肿块
  病变发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占54.5%。一是肿瘤迅速增长,阻塞胆管,使胆囊肿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肠引起的梗阻,并同时出现梗阻症状;另外侵及肝、胃、胰等,也可出现相应部位包块。
  二、胆囊癌晚期体征
  1、黄疸
  表现在粘膜、皮肤黄染,黄染较重,多为阻塞性,一旦黄疸出现,病变多已到了晚期。
  2、右上腹包块
  右上腹可触及较为光滑肿大的胆囊,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时,移动性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时,可触及到几个肿块,有时触到肿大的肝脏、十二指肠梗阻的包块等。腹部肿物,近半数病例于初诊时右上腹胆囊区可扪到肿块物,有的部分质地坚硬,并可有结节样感,这种块物即为胆囊。偶然由于胆囊管梗阻,胆囊可有积水或形成脓肿,出现胆囊区压痛,并有反跳痛,其体征与急性胆囊炎或梗阻性胆管炎极为相似。
  3、消瘦
  多数病例表现逐渐消瘦,体重减轻,乏力、呈现恶病体质。
  4、转移引起的体征
  部分病例锁骨上可触及转移之淋巴结,亦可有乳房等处的转移性肿块出现。晚期病例,可因门脉受压而有消化道出血、腹水以及肝功能衰竭表现。
  三、胆囊癌晚期临终前症状
  胆管癌晚期临终前症状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腹痛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腹痛一开始,有类似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癌晚期临终前症状归纳起来有四大症状:黄疸、腹痛、皮肤瘙痒及其他相关症状:
  1、黄疸
  胆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病人多因黄疸而就诊,黄疸是胆管癌很早也是很重要的症状,约有90%--98% 胆管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病人黄疸呈波动性。上段胆管癌黄疸出现较早,中、下段胆管癌因有胆囊的缓冲黄疸可较晚出现。
  2、腹痛
  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腹痛一开始。有类似胆石症、胆囊炎。据临床观察,胆管癌发病仅 3 个月,便可出现腹痛和黄疸。
  3、皮肤瘙痒
  可出现在黄疸出现的前或后,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心动过速、出血倾向、精神萎顿、乏力和脂肪泻、腹胀等,皮肤瘙痒是因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抚慰皮肤末稍神经而致。
  4、其他随同着黄疸、腹痛等症状,还会有诸如恶心、呕吐、消瘦、尿色深黄,如酱油或浓茶样,大便色浅黄甚至陶土色等,晚期肿瘤溃破时,可出现胆道出血时可有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甚者可出现贫血;有肝转移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硬化等症象。
  四、胆囊癌晚期并发症
  并发症有胆囊感染、积脓、穿孔,以及肝脓肿、膈下脓肿、胰腺炎、门静脉血栓形成、肠梗阻、胃肠道与腹腔内出血等,也可与附近胃肠道形成瘘管。
  1、多数病例表现逐渐消瘦,体重减轻,乏力、呈现恶病体质。
  2、部分病例锁骨上可触及转移之淋巴结,亦可有乳房等处的转移性肿块出现。
  3、晚期病例,可因门脉受压而有消化道出血、腹水以及肝功能衰竭表现。
  4、脓肿 胆总管梗阻可引起多发性肝脓肿,在发生肿瘤的胆囊腔内或其周围形成脓肿是常见的。
  五、胆囊癌晚期转移症状
  胆囊癌晚期转移不但会泛起的而且发展也是很广泛的,胆囊癌晚期的转移方式主要是有三种,淋巴转移、血型转移和肝脏转移,经过临床的观察,发现肝癌转移时但囊中很为常见的转移方式。
  肝外胆管癌早期发生转移者比较少,胆囊癌肝转移主要是沿胆管壁向上、向下浸润直接扩散。比如上段肝管癌可直接侵及肝,要比中、下段癌多见。很常 见的肝门部淋巴结转移,也可至腹腔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胆囊癌血路转移,除非是晚期胆囊癌患者,一般较很少见。各部位的胆管癌,以肝转移很多见,尤其高位胆管癌,癌组织易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性血栓,可导致胆囊癌肝转移。也可向临近器官胰腺、胆转移。
  六、胆囊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胆囊癌的鉴别诊断根据肿瘤的病程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1、胆囊息肉样病变
  早期的胆囊癌主要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相鉴别,胆囊癌的直径均大于1.2cm,蒂宽,胆囊壁增厚。至于胆囊的腺瘤性息肉恶变与良性腺瘤的鉴别则很困难,因考虑胆囊腺瘤是癌前病变,一旦确诊,均应手术切除,故不影响外科治疗决策。
  2、胆囊结石
  国内的胆囊癌患者,约有57%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常有较长时间的胆道疾病症状,此类病人很容易被忽略,或将胆囊癌所引起的症状用胆囊结石来解释。在鉴别诊断上主要是对老年、女性、长期患有胆囊结石、胆囊萎缩或充满型结石、腹痛症状加重和变得持续时,均应考虑有胆囊癌的可能,应做深入检查。
  3、原发性肝癌侵犯至胆囊
  晚期胆囊癌需要鉴别的尚有原发性肝癌侵犯至胆囊,在胆囊部位形成一肿块和胆囊出口的阻塞,侵犯胆囊的肝细胞癌可在肝门部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上发生大块的淋巴结转移,类似晚期胆囊癌时的淋巴结转移。胆囊颈部癌可直接侵犯或通过淋巴转移发生高位胆道梗阻,临床表现类似肝门部胆管癌。有时原患有癌的胆囊已行手术切除,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病理诊断,术后由于肿瘤局部复发和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会使鉴别诊断发生困难。
  胆囊癌侵犯肝脏与肝癌侵犯胆囊的鉴别:
  (1)胆囊癌伴有胆管扩张的可能高于肝癌。
  (2)胆囊癌在CT增强扫描后显示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3)如软组织肿块内见到结石影,支持胆囊癌诊断。
  (4)胆囊癌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的可能明显低于肝癌。
  (5)临床资料如肝炎、肝硬化病史、AFP检测等也有助于两者鉴别。
  4、萎缩性胆囊炎
  当超声发现胆囊较小,囊腔狭窄,黏膜粗糙,不应急于诊断为萎缩性胆囊炎,尚需考虑有浸润型胆囊癌的可能。如注意到囊壁增厚、不规则,黏膜线破坏、中断,胆囊壁外有肿瘤浸润的低回声区,即可诊断为胆囊癌。反之,应考虑萎缩性胆囊炎的诊断。
  胆囊癌与胆囊炎的鉴别两者都可以表现为胆囊壁的弥漫性增厚,造成鉴别诊断困难。smathens等认为,以下CT征象可作为胆囊癌诊断时的参考:
  (1)胆囊壁不均匀性,特别是结节性增厚。
  (2)胆囊壁增强明显。
  (3)出现胆管梗阻。
  (4)直接侵犯肝脏,表现为邻近肝组织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区。
  (5)肝内出现结节状转移灶:下列征象则支持胆囊炎的诊断:
  ①胆囊周境界清晰的低密度曲线影,为胆囊壁的水肿或胆囊炎所致胆囊周围的液体渗出所致。
  ②胆囊壁增厚而腔内面光整。
  5、单发的胆固醇结晶、炎症性肉芽组织、息肉和腺瘤
 早期外生型胆囊癌,病变局限时,常需与之鉴别。胆固醇结晶附着于黏膜表面,回声较均匀,多呈颗粒状堆积。炎症性肉芽组织常有慢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病变自黏膜面向胆囊腔内突起,轮廓线较平滑,黏膜及胆囊壁无破坏。息肉呈乳头状,均匀中等回声,有蒂与黏膜线相连。胆囊癌呈低中回声,分布欠均匀,形态不规则,黏膜及壁层破坏、中断。
  6、节段型或局限型腺肌增生症 
  浸润型胆囊癌早、中期常需与之鉴别。节段型者声像图上表现为一段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中部呈环形狭窄;局限型者常在胆囊底部探测到病变回声,表面中间常可见一浅凹。胆囊癌晚期整个胆囊壁受侵,不规则增厚,常需与弥漫型腺肌增生症鉴别,后者囊壁明显增厚,回声不均,内有针头大小无回声区。
  7、肝门区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及肝门区肝实质占位病变
  胆囊颈部癌常需与之鉴别。转移性淋巴结低回声病变在肝脏轮廓线以外,呈圆形、椭圆形,胆系回声多无异常,黏膜及管壁均不受破坏,但病变以上肝胆管可有增宽、扩张。肝门区肝内占位性病变回声在肝轮廓线以内,胆囊颈部及邻近胆管均明显受压,并使受压处以上部分肝胆管扩张。
   七、胆囊癌晚期护理
  对于胆囊癌晚期除了要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以外,还要注意饮食和健康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抚慰患者,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将治疗坚持到底。对于胆囊癌患者的健康护理比拟的容易,但是也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做到细心,耐心,因为患者肯定不是一般的病人,其身患癌症,就容易发生一些奇怪的想法,因此我应当多与患者沟通,防止其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为了能够协助胆囊癌患者早日的恢复健康,就必需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对于胆囊癌患者的健康护理主要是从五方面进行:
  1、注意饮食的调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辛辣,少食厚腻食品,不要饮烈性酒。胆囊癌病人因胆汁排泄不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对脂肪性食物更难消化,病人常表现纳呆、食少、腹胀、大便不调。选择易消化吸收并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食物,禁烟酒,多饮开水。
  2、心理护理:坚持愉快的心理状态,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和胆囊癌治治疗结果果及预后都有着重要关系。医护人员应鼓励病人坚持愉快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沛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效果。
  3、静卧休息时应保持舒适的卧位,一般以左侧卧位、仰卧位为佳,以防胆囊部位受压。
  4、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转移不良情绪,自我调理心态,如练气功、散步、听科普知识,做到动静结合。
    八、胆囊癌晚期饮食
  第一、熟悉性味归属,强调辨证施食。胆囊癌与其他疾病一样,病人都有阴阳偏胜、寒热虚实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热温凉、辛甘苦酸咸四气五味之别。热证宜寒凉,寒证宜温热;五味入口,各有所归,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酸入肝。辛味温散,如生姜、葱白;甘味和缓,如山药、芡实、饴糖;淡味渗利,如冬瓜、薏苡仁;酸味收涩,如乌梅、山楂;咸味软坚,如海藻、昆布、牡蛎等。
  第二、强调均衡营养,注重扶正补虚。胆囊癌病人"内虚"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虚而致癌,因癌而致虚,虚中夹实,以虚为本。食疗的目的是保证胆囊癌病人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病人的健康,应以扶正补虚为总原则。
  第三、选择抗癌食品,力求有针对性。药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疗抗癌作用,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制品、绿茶等,都是抗癌良药。香蕈、莼菜、桂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力和治疗作用。此外,尚有较多品种如无花果、地耳、杏仁、荸荠、乌梅、百合、银耳、黄精、蚌肉、田螺、山雀、燕窝、蕺菜等,都有抗癌效果。
  胆囊癌晚期吃什么好?
  1、宜多吃具有抗胆道、胆囊癌作用的食物:鱼翅、鸡肫、荞麦、薏米、豆腐渣、猴头菇。
  2、宜多吃具有抗感染、抗癌作用的食物:荞麦、绿豆、油菜、香椿、芋艿、葱白、苦瓜、百合、马兰头、地耳、鲤鱼、水蛇、虾、泥鳅、海蜇、黄颡鱼、针鱼。
  3、宜食具有利胆通便作用的食物:羊蹄菜、牛蒡根、无花果、胡桃、芝麻、金针菜、海参。
  4、食欲差宜吃杨梅、山药、薏米、萝卜、塘虱、恭菜。
  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来说,主要目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的不适,尽量延长病人的生命。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专家提示:本病早期诊断不易,故预后差。术后5年存活的可能为0~7%,偶有超过10%的报告。80%患者于诊断后1年内死亡。
  胆囊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早期征象又常被胆石病及其并发症所掩盖。除了首次发作的急性胆囊炎得以确诊外,一般情况根据临床表现来做到早期临床诊断颇为困难,据统计术前确认的可能为29.6%,且多为晚期。因而要做到无症状显早诊此点,必须对高危人群密切随访,如静止性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病等病人,必要时积极治疗以预防胆囊癌。近年,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病例有增多倾向。凡具有以下表现之一者应考虑有胆囊癌的可能:
  1、消化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厌食、厌油、稀便等,一般对症治疗无效者。
  2、黄疸、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右上腹触及包块者。
  3、右上腹或心窝部疼痛,按一般肝、胃疾患治疗无效者。
  4、40岁以上,女性病人,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病史,症状反复发作者。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