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虽不如其它癌症常见,但却是极其凶险的,胆囊癌患者5年生存的可能不足5%,所以预防也就成了众多患者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如何预防胆囊癌?我们就饮食、高危人群、生活方式、预防性切除胆囊等方面为您介绍,教你怎样做好胆囊癌的预防工作?
从胆囊癌的饮食预防,进食要有规律是预防胆囊癌的好方法。
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有节制,食不过饱,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宜多食用高纤维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水果。此外,要不饮或少饮酒。
其次,进食要有规律,这是预防胆囊癌的好方法。饮食要定时、定量。要重视早餐,因为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不变,形成高胆固醇胆汁,时间长了易形成结石诱发胆囊癌。
预防胆囊癌宜食新鲜蔬菜、鸡蛋、清蒸鱼,忌食煎、炸、高脂肪食品,不宜食用红枣、桂圆、白木耳等食物。
胆囊癌高危人群的预防,不典型增生是一种重要的胆结石癌前病变。
胆囊癌专家们认为不典型增生是一种重要的胆结石癌前病变。在胆结石或其他胆囊疾病切除的标本中,83%有上皮增生,13.5%是非典型增生,3.5%发生原位癌。因此,以下5类胆结石患者,应视为胆囊癌变的高危人群:
①中老年女性胆结石患者;
②病程长,胆结石病史在5年以上者;
③胆结石患者,B超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者;
④胆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以及嵌顿部结石者;
⑤胆结石患者,近期上腹部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疼痛,并有明显消瘦者。
胆囊癌重在预防。如果胆结石合并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萎缩或胆囊壁明显增厚,已发展成瓷器样胆囊,或以往曾接受过胆囊造瘘术者;无症状的胆结石直径大小3厘米,年龄超过50岁者,特别是女性,应考虑做预防性胆囊切除,以防不测。
胆囊癌高危人群应长期随访: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病变,国内统计约占肝外胆道癌的25%,占胆道疾病的0.4-3.8%。由于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开展,胆囊癌已逐渐被认识,发现的可能有所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胆囊癌的手术切除的可能有所提高,手术死亡人数明显下降,但胆囊癌恶性程度高,其预后仍不乐观。
从全国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环境、胆结石、胆道感染等均是重要的致癌因素。因此多食蔬菜和维生素,降低环境污染和控制胆道疾病的发生是进行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针对高危人群建立随访制度,高危人群即:女性胆石症病人;10年以上胆石症、胆囊炎病史者;B超发现胆囊颈、体部宽基的新生物;胆囊结石直径>3m,应建立追踪随访制度,定期复查,这将大大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胆囊疾病切除是胆囊预防主要途径:
为预防胆囊癌变而切除结石性胆囊的指征
1、B超、CT或MRI发现胆囊壁有限局性培厚或息肉样病变。
2、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伴明显消瘦或消化障碍。
3、瓷瓶样胆囊,其癌变比例为12-61%。
4、胆囊结石病史5年以上。
5、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的胆囊结石病人。
其中1、2、3项应视为一定指征。
为预防癌变而切除胆囊息肉病变胆囊的指征:
1、单发病变。
2、直径为10mm以上。
3、基底广。
4、合并胆囊结石。
5、年龄50岁以上。这些指征只能说明癌变机比例高,而不能视为良恶性诊断标准。因此不具备上述指征的病人仍有癌变的可能,只是可能性较小而已。
由此可见,不管什么疾病,都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习惯及合理的治疗,这样可以减少胆囊癌的发生,健康地生活,才能使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从胆囊癌的饮食预防,进食要有规律是预防胆囊癌的好方法。
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有节制,食不过饱,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宜多食用高纤维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水果。此外,要不饮或少饮酒。
其次,进食要有规律,这是预防胆囊癌的好方法。饮食要定时、定量。要重视早餐,因为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不变,形成高胆固醇胆汁,时间长了易形成结石诱发胆囊癌。
预防胆囊癌宜食新鲜蔬菜、鸡蛋、清蒸鱼,忌食煎、炸、高脂肪食品,不宜食用红枣、桂圆、白木耳等食物。
胆囊癌高危人群的预防,不典型增生是一种重要的胆结石癌前病变。
胆囊癌专家们认为不典型增生是一种重要的胆结石癌前病变。在胆结石或其他胆囊疾病切除的标本中,83%有上皮增生,13.5%是非典型增生,3.5%发生原位癌。因此,以下5类胆结石患者,应视为胆囊癌变的高危人群:
①中老年女性胆结石患者;
②病程长,胆结石病史在5年以上者;
③胆结石患者,B超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者;
④胆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以及嵌顿部结石者;
⑤胆结石患者,近期上腹部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疼痛,并有明显消瘦者。
胆囊癌重在预防。如果胆结石合并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萎缩或胆囊壁明显增厚,已发展成瓷器样胆囊,或以往曾接受过胆囊造瘘术者;无症状的胆结石直径大小3厘米,年龄超过50岁者,特别是女性,应考虑做预防性胆囊切除,以防不测。
胆囊癌高危人群应长期随访: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病变,国内统计约占肝外胆道癌的25%,占胆道疾病的0.4-3.8%。由于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开展,胆囊癌已逐渐被认识,发现的可能有所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胆囊癌的手术切除的可能有所提高,手术死亡人数明显下降,但胆囊癌恶性程度高,其预后仍不乐观。
从全国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环境、胆结石、胆道感染等均是重要的致癌因素。因此多食蔬菜和维生素,降低环境污染和控制胆道疾病的发生是进行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针对高危人群建立随访制度,高危人群即:女性胆石症病人;10年以上胆石症、胆囊炎病史者;B超发现胆囊颈、体部宽基的新生物;胆囊结石直径>3m,应建立追踪随访制度,定期复查,这将大大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胆囊疾病切除是胆囊预防主要途径:
为预防胆囊癌变而切除结石性胆囊的指征
1、B超、CT或MRI发现胆囊壁有限局性培厚或息肉样病变。
2、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伴明显消瘦或消化障碍。
3、瓷瓶样胆囊,其癌变比例为12-61%。
4、胆囊结石病史5年以上。
5、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的胆囊结石病人。
其中1、2、3项应视为一定指征。
为预防癌变而切除胆囊息肉病变胆囊的指征:
1、单发病变。
2、直径为10mm以上。
3、基底广。
4、合并胆囊结石。
5、年龄50岁以上。这些指征只能说明癌变机比例高,而不能视为良恶性诊断标准。因此不具备上述指征的病人仍有癌变的可能,只是可能性较小而已。
由此可见,不管什么疾病,都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习惯及合理的治疗,这样可以减少胆囊癌的发生,健康地生活,才能使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胆囊癌的预防从饮食开始! 下一篇:胆囊癌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