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的发病的可能相对较低,是原发于胆囊粘膜细胞的恶性肿瘤,占所有癌肿的2%―3%,占胆道肿瘤的首位,居消化道癌肿第7位,近年来,胆囊癌的发病的可能逐渐增高,胆囊癌的年均发病的可能为2/10万―3/10万。胆囊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胆石症、炎症、病理性胆汁的长期作用有关。近日,一项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经验,探讨如何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生存的可能的研究在我国进行。
一、胆囊癌术后存活的可能
研究人员纳入了近年来收治的69例胆囊癌病例资料,本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Ⅰ期4%,Ⅱ期7%,Ⅲ期15%,Ⅳ期17%,Ⅴ期57%。68%的病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胆囊癌术前诊断比例为84%,B超和CT是提高胆囊癌诊断比例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的可能49%,长期存活者仍以Ⅰ、Ⅱ期胆囊癌病例为主,胃癌症状,单纯胆囊切除术即可获得良好的存活的可能,肺癌的早期症状,3年为100%,Ⅲ期病例胆囊癌术后的2年存活的可能为50%。
研究人员表示,手术是治疗Ⅰ、Ⅱ、Ⅲ期胆囊癌病例的治疗方法,手术能使Ⅳ、Ⅴ期的胆囊癌患者短期存活的可能稍有延长,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是提高胆囊癌手术治疗结果的关键。
二、胆囊癌术后治疗
手术切除是胆囊癌治疗的治疗方法,可是术后,并不代表着胆囊癌已经被治疗了,还是会存在着复发和转移的现象,胆囊癌的术后综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来说,胆囊癌的术后治疗方法主要是放化疗和中医中药的治疗。
1、胆囊癌术后治疗--化疗
胆囊癌对化疗治疗的敏感性不高,但是化疗仍然是胆囊癌术后治疗很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比较常用效果比较的化疗方法是动脉灌注化疗、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全身性联合化疗。选择化疗主要是对于局部肿瘤,比较适用于肿瘤范围比较小的胆囊癌的治疗,而全身性化疗则是适用于扩散转移面积比较大,手术仅仅是切除了部分的癌肿的胆囊癌的治疗。
2、胆囊癌术后治疗--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照射的范围是肿瘤的原发部位和肝门的附近。根据有关的报道称,对于胆囊癌晚期,胆囊癌切除加上放射的患者,三年的生存的可能仅仅是10%左右。而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放射治疗的胆囊癌患者,我们一般是主张大剂量的放疗,用量是70GY,7--8周左右完成,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若患者在照射的过程中黄疸加深,或者是持续性的疼痛或者是在B超检查的时候比之前有所发展了,就会被认为是放射治疗无效,应该终止放射治疗。
3、胆囊癌术后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中晚期胆囊癌手术治疗后,可以进行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通过扶正祛邪,益气,养血等,能够使患者的体质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恢复。化疗与中药联合使用,能够减少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从而使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使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的时候配合中药的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放射治疗所带来的损伤,促进患者的机体尽快的恢复,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治疗的效果。
三、胆囊癌术后并发症
很多胆囊癌患者听说胆囊癌手术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胆囊癌日常会造成的并发症有胆囊感染、积脓、穿孔,以及肝脓肿、膈下脓肿、胰腺炎、门静脉血栓形成、肠梗阻、胃肠道与腹腔内出血等,也可与附近胃肠道形成瘘管。而胆囊癌手术会产生并发症吗?手术后如果不经过合理的调控以及护理的话,是的确有可能产生并发症的。
胆囊癌手术后并发症有
1、术中意外出血。术中出血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胆囊动脉出血。其原因可能为术中损伤胆囊动脉或动脉结扎切断后结扎线脱落。
②胆囊床的异常渗血。其原因大多是肝功能障碍凝血机制受影响,或在分离胆囊体部时,对肝面损伤过多所致。
③胆总管周围静脉出血。在肝硬变,门脉高压的病人,胆总管的周围常有扩张的静脉,当分离胆囊管时可造成静脉的损伤而出血。预防的办法是:术前应强调全面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及凝血情况,术中操作应细心,不能盲目追求手术速度,术中一旦发生出血,应沉着处理,切忌在忙乱情况下粗暴钳夹及大块缝扎,以免造成胆管损伤,对胆囊动脉的出血,术者可将左手食指通过小网膜孔,用食指及拇指控制肝总动脉及门静脉,吸净出血,放松食指及拇指即可看到出血的胆囊动脉,随后用弯止血钳钳夹止血,进行两次结扎或直视下进行缝扎。
2、胆管损伤。在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及肝总管损伤的发生的可能约2%。由于损伤的原因与程度不同,损伤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同,完全切断结扎可造成急性胆管梗阻,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部分或完全切断,未进行结扎或缝扎,术后可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经引流后形成胆外瘘。胆管部分缝扎可导致胆管狭窄及胆管炎。不论上述那一种情况,后果都是严重的,处理上也是困难的。因此,在胆囊手术中,特别是在处理胆囊管时,清楚辨识及妥善处理好胆囊管断端,在分离胆囊体部时防止损伤右肝管及肝总管,是做好胆囊切除术的关键,如果有高度的警惕性,再配合以细致的手术操作,绝大多数胆管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3、胃肠道损伤。急性胆囊炎手术或胆囊与周围粘连较重时,在分离胆囊的过程中易损伤结肠、十二指肠或胃窦部,如果仅属浆肌层损伤,用细线缝合修补即可,如已进入肠腔,则应分层缝合。
四、胆囊癌术后护理
胆囊癌手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治疗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手术后护理主要从体位、安全防护、感染等六个方面加强注意。
1、体位 全麻病人应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腰麻者术后平卧6小时,清醒后如血压平稳可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以减轻腹壁张力,防止形成膈下脓肿。颅脑手术头部抬高150~200,减轻脑水肿。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5~30分钟测量一次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尤其血压、脉搏能够反应内出血及早期休克现象。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出,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并详细记录,疼痛是否剧烈,可给予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以使病人安静休息,但不可连续使用,术后48小时停用。
3、加强安全防护 全麻清醒前常有躁动不安,应加床档,防止坠床。酌情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冬季使用暖水袋,水温不得越过50℃,以防止烫伤。
4、补液抗感染 术后病人早期饮食受到限制,为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及感染,必须补足水、电解质,预防性给予抗生素,及时检查血常规,钾、钠、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情况,及时调节补液成分及抗生素种类。
5、防止泌尿系统及褥疮 用0.2%呋喃西林液定期冲洗膀胱,经常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做到七勤。
6、腹胀及便秘的处理 术后48~72小时,病人常有腹胀可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另外可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便秘者可用缓泻或小剂量低压灌肠,避免用力大便导致继发性出血。
7、讲究卫生勤洗澡 夏季皮肤代谢快,皮肤皱褶处易藏污纳垢,皮肤癌和长期卧床的病人要勤洗澡或者擦身,以免引起褥疮和溃烂。汗湿的衣物及时更换,衣物以棉织、柔软、无刺激材料为主,减少不良的摩擦。注意生吃瓜果要消毒、食品要保鲜。
8、改善睡眠别忘午睡 肿瘤患者因疾病及治疗的影响,睡眠不良尤为突出。因此,精神放松、保持适度运动、听听舒缓的音乐,可有效改善睡眠。中午别忘睡1~2个小时,使身体各系统得以休息,有助于身体健康。
9、调节心态家人帮忙 夏季气候炎热,容易出现情绪烦躁,而肿瘤患者因治疗中的副作用,情绪波动往往比较明显。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除自身调节外,亲友要给予谅解和支持,多和肿瘤患者交流。
专家表示:在胆囊癌的诊断方面,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定期进行B型超声或CT检查,对可疑病变的胆囊应及时手术切除。为了及时发现胆囊癌,手术医师应常规剖开胆囊,检查黏膜面,以免漏诊。对于胆囊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早期胆囊,即便是单纯胆囊切除,患者也可获得长期存活;晚期病例,只要尚有可能也应积极手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胆囊癌复查 下一篇:中晚期的胆囊癌患者能否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