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胆管癌 > 胆管癌治疗 > 正文

胆管癌化疗副作用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0-12-14 09:29:35 浏览次数: 20

    一、胆管癌化疗
    胆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胆管癌在治疗时较其他胃肠道肿瘤例如结肠癌化疗敏感性差,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胆管癌的耐药性、肿瘤内药物浓度低等因素有关。因而目前对胆管癌的化疗仍无确实有效的方案。有报告用MTT 法检测10 例肝门部胆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8 种药物的敏感比例分别为:表柔比星(表阿霉素)60%、阿霉素40%,顺铂30%、卡铂30%、丝裂霉素20%、甲氨蝶呤(甲氨喋呤)10%、氟尿嘧啶 0%、环磷酰胺0%。但实际上大多病例临床应用效果并未达到以上有效情况。1997 年Lersch 报告,单剂化疗的缓解比例只有12%,而联合化疗缓解比例达23%。                  
  1、晚期胆管癌的治疗性化疗        
  常用的化疗药物与其他消化道癌相似,主要有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及亚硝基脲素等。可全身应用,也可经动脉插管应用,由于胆管的血液供应来自于肝动脉,故动脉化疗可能较前者有更好的治疗结果。有一些研究的确表明化疗可能缓解胆管癌所引起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延长存活期。一组报告49 例患者,以氟尿嘧啶为主要药物化疗,另一组41 例只作一般护理,治疗组有36%,而未治疗组只有10%患者延长高质量的生活4 个月,前者中位生存期为6 个月,而后者只有2.5个月。
  2、辅助手术治疗         
  新辅助放化诊疗理念即对实体瘤首先应用化疗和放疗,随后再予以手术,术后辅助以化疗及放疗。理论基础为术前或放疗之前行有效的联合化疗,杀死大量敏感肿瘤细胞,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然后再用手术切除或放疗破坏残存的包括对化疗不敏感的癌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有学者将此方案用于治疗肝门部胆管癌,通常于术前静脉滴注氟尿嘧啶[300mg/(m2?d)],共5 天,然后再行肿瘤部位外放射治疗(1.8Gy/d,总剂量不超过50Gy),结果增加了手术切除的可能,降低了胆管切缘镜下癌细胞残留比例,从而减少局部复发,但能否提高生存的可能尚无结论。
  3、同放疗联合应用      
  一些公认的放射增敏剂如氟尿嘧啶的应用可提高放射治疗的治疗结果。分子化疗与放射增敏对胆管癌细胞杀伤作用的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取得满意的实验结果,为胆管癌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Minsky 使用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协同放射治疗:肿瘤床和淋巴结的照射量为50Gy,有大部分病人还接受了15Gy 的腔内放疗。患者均能耐受,3 年的生存的可能达到了50%。还有术后使用外放射治疗以及氟尿嘧啶化疗,可减少放疗剂量。
  二、胆管癌化疗的副作用及护理
  (一)抗肿瘤药物应用的临床护理特点
  1、局部刺激大
  抗肿瘤药物一般对正常组织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如氮芥类药物外渗时,可引起局部皮肤、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外渗需适当应用对抗药物,如氮芥外渗用硫代硫酸钠、长春新碱类用碳酸氢钠用局部护理。
  2、全身毒性反应大
  大多数病人无论是口服还是静脉给药多数出现消化道、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等系统症状,程度比较严重,甚至会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要求时间性强 应用抗肿瘤药物要求的技术条件较高。如阿糖胞苷静脉推注必须在3~5秒内注完,氮芥性能不稳定,必须在10秒内注射完。
  4、抗肿瘤药物保存条件要求严格 如环磷酰胺宜避光、在室温32℃以下保存,噻替哌宜避光,在干燥、室温12℃以下保存。
  5、每种药物的用法比较局限 长春新碱类药物只能静脉给药,不能肌内、皮下、鞘内注射。
  6、联合用药配伍禁忌较多 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青霉素G盐合用。
  7、过敏副作用 有些药物需做皮试阴性者才可应用、者试验性注射后才可大剂量应用。应用抗癌药物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口腔炎、溃疡。
  (二)化学抗癌药物的给药途径、护理
  1、口服药物 需装入胶囊内、制成肠溶性制剂,以避免对胃粘膜的刺激,防止药物被胃破坏。
  2、肌内注射 为了避免对血管的破坏及一些不适合口服的药物,常采用肌内注射,选择长针头深部注射,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避免产生硬结。
  3、静脉给药
  (1)静脉注射:是临床应用很广泛的方法。药物直接进入血管,剂量准确。由于肿瘤患者用药时间长,护士在使用血管时应注意要从远端开始左右上下肢交替使用。必须掌握熟练的技术方法,谨防某些药物漏、渗至血管外,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甚至肢体残废。
  (2)静脉冲入:使用某些化疗药物常要求在2~3分钟迅速到达体内。用药前先输入葡萄糖、生理盐水待通后,将化疗药物由滴管内注入,2~3分钟后,再恢复原滴速。如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等药物常采此法。
  4、动脉注射       
  适用于某些晚期不宜手术、复发而局限的肿瘤。直接将药物注入供肿瘤血液的动脉,可提高抗肿瘤药物局部浓度、减轻全身毒性反应。动脉内给药要求保持导管通畅,预防气栓、血栓、缺血性坏死、感染。
  5、腔内注射 适用于癌性腹水、心包积液。注射后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根据病变位置的需要及时更换病人的体位,使药液充分扩散在病变部位。
  6、肿瘤内注射如膀胱癌病人,临床上常采用喜树碱在膀胱镜下作膀胱肿瘤内注射,治疗结果较其他方法为佳。
  (三)化疗药物反应的观察、预防
    1、预防反应
  许多抗肿瘤药物如氮芥、更生霉素、长春新碱等均有较强的局部刺激,若由于操作不慎注入皮下,可引起组织坏死甚至经久不愈,注射不当可引起静脉炎。在使用过程中,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并介绍药物性质、不良反应,使病人事先心中有数,防止因病人耐受力强或勉强忍受疼痛,不向医护人员报告而造成不良后果。应边注射边询问,观察自觉症状及毒性反应。如不慎注入皮下,局部需注射生理盐水稀释,并同时用相应的解毒剂或拮抗剂,局部涂以金黄如意散或用50%硫酸镁湿敷6~12小时,也可涂氢化可的松,冰敷24小时。大部分抗肿瘤药物对消化道粘膜有损害作用,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如氟尿嘧啶和甲氨蝶呤可引起频繁的腹泻,甚至便血。多数病人第一次用药反应比较重,以后逐渐减轻。应用抗癌药物过程中,要关心病人的进食情况,给予易消化少油脂的清淡饮食。对药物反应较重者宜安排在睡前或饭后用药,以免影响进食。呕吐严重者应少食多餐,必要时补液。同时辅以针刺治疗,取足三里、合谷、曲池等穴对减轻胃肠道反应有一定作用。密切观察呕吐物、腹痛的性质及排便情况,必要时留大便镜检,以便及时处理。
  2、骨髓抑制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副作用,如马利兰、环磷酰胺等均可致白细胞下降,而自力霉素和塞替哌等易导致血小板下降,并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可使全血减少,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肿瘤病人进行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注意病人体温变化,预防继发感染,每周查血象1~2次,当白细胞低于3.0×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时需暂停给药,给予补血药,并加强营养。白细胞低于1.0×109/L时,需进行保护性隔离。对血小板严重抑制者不宜注射。注意防止皮肤破损,观察皮肤不无瘀斑、出血点,有无牙龈出血、鼻衄、血尿及便血等症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倾听病人的主诉,并尽力去除可能导致内出血的诱因。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注意观察呕吐物与大便的性质,对咯血及咳血病人要记录血量及颜色。
  3、皮肤粘膜的损害
  由于肿瘤患者免疫力比正常人低下,化疗病人常易出现带状疱疹,一般为单侧,沿神经分布,伴有低热、局部皮肤灼热感、阵发性神经剧烈疼痛等症状。凡应用可引起皮炎的抗肿瘤药物时,应预先告诉病人,并嘱咐病人发现皮肤异常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搔抓,以免继发感染。局部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请皮肤科医生协助诊断处理。有些药物如甲氨蝶呤、白消安(马利兰)等可引起色素沉着。脱发在应用烷化剂时甚为普遍。脱发为病人很为苦恼的副反应之一,脱发秃顶时可配制假发。抗代谢药物特别是大剂量应用时常引起口腔粘膜反应,表现为充血、水肿、炎症及溃疡形成,可用适量的叶酸片剂或静脉注射叶酸控制,轻者只用1:200叶酸溶液漱口即可。用阿霉素或博莱霉素所致的口腔炎应停药,如合并霉菌感染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并用制霉菌素10万U/ml含漱。对重度口腔炎患者,应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对症下药。溃疡面涂锡类散或冰硼散。并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痛。
  4、肝、肾与心肺损害
  由于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从尿中和胆汁中排泄,未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均由肾小球过滤。因此应防止毒性反应。丙卡巴肼(甲苄肼)可引起中毒性肝炎。阿霉素等抗生素及金属药物可引起心电图的异常。博莱霉素可引起"化学性肺"及纤维肺。所以化疗期间特别是用环磷酰胺时,嘱病人多饮水,使尿液稀释。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可因其代谢产物可溶性差,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黄色沉淀物,应适量地服用碳酸氢钠以保持尿液的碱性。要记录24小时尿量,若入量正常而尿少者,可考虑使用利尿剂,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应用博莱霉素时,注意观察病人的肺功能,定期作X线检查,该药的用药量与副反应常成正比,因此护士必须了解病人的疗程及用药积累量,提高警惕,观察有无肺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出现。
  5、免疫抑抑制
  多数抗肿瘤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使用期间由于免疫功能的下降,常会使病人并发感染、出血或出现皮疹。要注意观察病情演变,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注意预防和观察了解会阴部和阴道及其他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临床上常选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来治疗和预防。
  6、脱发
  看似“微不足道”,却也给许多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带来了难以言状的苦恼。在用药的同时,可配合食用一些核桃仁、蜂蜜和黑芝麻调成的羹糊,可帮助长出新发。
  7、消化道反应
  常见的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这往往是因为化疗药物刺激大脑中的呕吐中枢,或损伤胃肠道黏膜,造成水肿而不能吸收食物营养。因此,在呕吐较重时,宜从食用米汤、鲜藕汁等“和胃”的食物开始,使胃肠道在吸收营养的同时得以充分休养。随着食欲的恢复,可以吃蛋羹、肉末粥、挂面汤等半流质食物,然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食用一些酸奶、山药等食品,有助于稳定菌群分布,恢复肠道功能。反之,若便秘则应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新鲜水果,如芹菜、香蕉、蜂蜜等,以帮助排便。
   三、胆管癌化疗期间饮食要点
  胆管癌病人在化疗时常常出现比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如消化道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临床上除必要的药物预防外,饮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下面分类列举化疗毒性反应的饮食调理和方法。
  (一)肝肾损伤的膳食调理和预防
  一些化疗药物可以引起肝损伤,出现转氨酶升高。此时应多吃苦瓜、绿豆芽、茶、香菇、木耳、猴头蘑等菌类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猕猴桃、蜜桃、苹果、葡萄等,多喝绿茶、乌龙茶、蜂蜜水。如肝功损伤严重,可以用五味子20克,枸杞子20克炖鲫鱼汤。一些化疗药物还可以引起肾损伤,如顺铂等。临床上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碱性食品)。一旦出现肾功损伤要限制蛋白质摄入,合并水肿要少吃盐,多吃动物肾脏、乌鱼、菠菜和红苋菜,也可多吃一些富含水分又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西瓜、黄瓜、冬瓜、丝瓜。
  (二)消化道毒性反应的膳食调理
  胆管癌的化学治疗可引起口腔黏膜炎,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疼痛等。此时要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刷牙,补充高营养流质或办流质饮食,如莲子羹、雪耳羹、牛奶、豆浆、鲫鱼汤等。进食时避免过热、过酸及刺激性饮食,急性炎症可口含冰快以减少炎性渗出,出现溃疡可用蜂蜜20毫升加入研碎的维生素 C0.1克,口含,每日2~4次。 化学治疗损伤胃肠道黏膜,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纳差等。此时可进食开胃食品,如山楂、扁豆、山药、白萝卜、香菇等,同时要少食多餐,避免饱食感。进食要细嚼慢咽,饭后1小时不要平卧,可以散布,化疗前1小时不要进食水,进食时如恶心呕吐可口服鲜姜汁3~5毫升。
  (三)血象下降的膳食调理
  胆管癌化学治疗可造成骨髓再生不良,尤以白血球下降为、很为明显。为有效预防血象下降,在化学治疗时病人应补充高蛋白质饮食,如牛奶、大豆、瘦肉、猪蹄、海参、鱼、动物肝脏及红枣、花生、核桃、黑木耳、胡萝卜、赤小豆等。河蟹、黑鱼、牛肉、动物熬制的胶胨如驴皮胶(阿胶)、猪皮胶(肉皮胨)等也有助于提升白血球。中医很重视以脏补脏,因此在化疗期间也可适量增加动物骨髓,如牛、样、猪的骨髓炖烫,或用鸡血、鸭血、鹅血、猪血制作的饮食。同时也可多吃一些五黑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枣等。中医认为“黑可入肾”,五黑食品可以补肾填髓,有助于血象的提高的。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