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的可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
尽管大肠癌的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使人们已从过去单一的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致癌、突变致癌学说上升到多步骤、多因素综合致癌理论。目前,人们已逐渐接受这种观点,即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涉及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很新流行病学观察资料显示,大肠癌的发生与环境有关。
因此,预防大肠癌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大肠癌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偏爱三高一低,即高热量、高脂肪(油)、高蛋白(肉类)、低纤维素,少吃烧烤、煎炸及高脂油腻食物;多吃粗粮、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②要保持大便通畅,粪便中有许多有害致癌物质,若长期居留,对大肠癌的发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③预防肠道疾病,积极治疗癌前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便秘、血吸虫病及息肉样溃疡。
④发现大便习惯、次数、性质改变,大便表面附着血液及粘液或脓血,腹部隐痛、便意频繁、进行性贫血、无原因消瘦等蛛丝马迹应及时看医生。
⑤高危人群定期普查,如有家族大肠癌史者,有腺癌性息肉,长期慢性结肠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大便异常者,应及时进行大便潜血及脱落细胞检查,若为阳性就再做电子结肠镜检查。
⑥寻找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自我放松,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⑦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预防大肠癌的健康十六字方针,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预防大肠癌可能发生癌的因素:
(1)合理安排饮食、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2)积极治疗已患的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
(3)如有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家族性结肠癌或息肉病、家族性多发性自肉、溃疡性结肠炎、应定期去医院咨询或检查,以便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4)对早期肠癌手术后或放疗后患者,应定期复查,有条件者应长期坚持给予扶正抗癌中药巩固治疗,预防复发。
预后
大肠癌的预后为常见消化道肿瘤中很好者,可能与其生物学行为有关。
影响大肠癌的预后因素有:
1、临床因素
(1)年龄:年龄小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差,同时年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分化较差的粘液腺癌较多。
(2)肿瘤部位:不少研究发现结肠癌的预后比直肠癌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Dukes’C期病人中结肠癌预后明显优于直肠癌。直肠癌的预后也与病灶位置关系密切。
(3)肿瘤临床表现:肿瘤直径、肿瘤的浸润固定、外侵均可影响预后。
(4)临床分期:病期晚则预后差。
2、生物学特性
(1)癌胚抗原(CEA):在B、C期病人中,复发的可能性与术前CEA浓度有关, CEA的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成反比。
(2)肿瘤的倍体和染色体: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取决于癌细胞DNA含量、倍体的构成、增殖及染色体的畸变等不同程度的改变。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大肠癌的预防方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大肠癌术后哪些方法与禁忌症 下一篇:怎样提高结肠癌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