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若能尽早发觉,其痊愈可能是非常高的,该病为人体胃肠道常见的恶性癌肿,仅次于胃癌、食管癌。癌肿部位很常发生于大肠和乙状结肠,约占77.8%,其次为盲肠及升结肠。就大肠癌的治疗来说,尽快采取早期治疗措施,是大肠癌可能治疗的办法。大肠癌的早期治疗以手术切除癌肿为治疗,辅之以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
1、外科治疗
大肠癌的完全医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肿。探查中如发现已有癌转移,但病变肠曲尚可游离时,原则上即应将大肠癌切除,以免日后发生肠梗阻;另一方面,癌肿常有糜烂、渗血或伴有继发感染,切除后能使全身情况获得改善。对有广泛癌转移者,如病变肠段已不能切除,则应进行造瘘或捷径等姑息手术。
2、化学药物治疗
大肠癌完全医治术后,仍有约50%病例复发和转移,主要是手术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因此在剖腹手术前,先进行肿瘤肠腔内化疗或直肠癌术前灌肠给药,可阻止癌细胞扩散,杀伤和消灭癌细胞。术后继续化疗,有可能提高完全医治术后的5年生存的可能。
3、放射治疗
治疗结果尚不满意,有人认为:
①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提高切除的可能,减少区域性淋巴转移、术中癌细胞的播散及局部复发;
②术后放疗:对手术完全医治病例,如肿瘤已穿透肠壁,侵犯局部淋巴结、淋巴管和血管,或外科手术后有肿瘤残存,但尚无远处转移者,宜作手术后放疗;
③单纯放疗:对晚期直肠癌病例,用小剂量放射治疗,有时能起到暂时止血、止痛的效果。
八成患者错过大肠癌早期治疗!
目前,大肠癌发病的可能正在逐年升高,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诊断比例却始终徘徊在10%左右,80%以上的大肠癌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如果大肠癌能早发现、早治疗,治治疗结果果可高达90%以上,而晚期患者5年生存的可能不到10%。
早期没有任何症状,这是大肠癌很可怕的地方。医生常把大肠癌比喻成“隐形虎”,意思是等你发现老虎时,距离虎口也不远了。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大肠癌?高危人群平时应如何预防?
其实打“虎”很简单
目前,指检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很基本、很重要的检查方法。对医生而言,检查时只需一副手套、一个石蜡油棉球,将一个手指头从患者肛门处插入8~10厘米,就能查清肛门、肛管和直肠各部位的情况,而对患者来说,只需花十几块钱就能有效发现早期大肠癌。
提醒大家,在每年的常规体检项目中,很好加上一项肛门指检,因为它能发现80%以上的早期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
迷信结肠镜检查不可取
结肠镜检查是医生用来检查直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它能很快发现黏膜上方的溃疡、肿块、大肠息肉等,但对黏膜下面的东西却无法识别,因此就需要配合肛门指检及其他检查方式。
因此,建议大家可以将大便潜血试验作为大肠癌的普查方法,并在每年例行的常规体检中加入肛门指检这一项,而高危人群可再定期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从多方面确保及时发现大肠癌。
吃得太好诱发肠癌
大肠癌是直肠癌和结肠癌的总称,研究表明,大肠癌是和生活方式关系很密切的肿瘤之一。而高蛋白、高脂肪和膳食纤维不足是引发大肠癌的重要因素。
如果每天饮食习惯以“两高一低”(即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食物为主,身体在消化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时,可产生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进食大量高脂肪的食物可增加大肠内致癌物质的浓度。食物纤维不足,可延长粪便在大肠中停留的时间,同时也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黏膜的接触机会。
因此,在饮食上,要减少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而且主食必不可少,合理饮食可降低发生大肠癌的可能。
肠癌家族成员良性腺瘤也需切除
人的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后者包括结肠和直肠两部分,在直肠、结肠部位生长的癌症统称为大肠癌。大肠会因先天或后天因素而长出息肉,并在一定时期内变异增生,形成良性大肠腺瘤。从发病机理上看,大肠癌并非大肠黏膜突发病变引起,而是按照正常黏膜—腺瘤—癌变的顺序逐步发展,从大肠腺瘤发展到大肠癌大致需要5~10年时间,所以,大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虽然大肠息肉和大肠腺瘤多数是良性的,但通过结肠镜检查早期发现,有助于提早预防和追踪治疗。所以,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从40岁起要定期做结肠镜检查;普通人群很晚也要从50岁开始定期做大肠癌的筛查,一旦发现有息肉、腺瘤应高度警惕,尽早到专科医院就诊。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 下一篇:直肠癌病人在晚期要注意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