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性,大便有血,前一年的时候上医院检查说我是溃疡性结肠炎,很担心,请问像这种病能治不?请问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症状?
专家回复:结肠炎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0-30 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基本症状
(1)大量便血: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降及血色素低,需要输血治疗。 (2)肠狭窄:临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
(3)肠穿孔: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中毒性扩张: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病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人,死亡人数可高达44%,易并发肠穿孔。
(5) 结肠癌:约5%病例发生癌变
(6)腹泻:腹泻是结肠炎早期的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多因饮食不当、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诱发。 (7)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能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8)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者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9) 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严重者有可发热,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贫血,失水,电解质平衡推敲和营养障碍等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体现
1.起病缓慢,多呈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少数突发起病,呈持续进展或暴发性过程。 2.消化系统表现:腹痛和腹泻很为常见,腹痛位于左下腹,隐痛、绞痛,便后缓解。腹泻以粘液脓血便常见,每日数次至10次不等,常伴里急后重。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3.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
4.肠外表现:常有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慢性活动性肝炎,口腔溃疡等。
5.左下腹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条索状增厚或痉挛的肠管。
6.如有并发症则有相应表现。
诱发结肠炎疾病的常见病因有:
一、环境因素 结肠癌的发病与生活习惯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高脂肪饮食和食物纤维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促进肝中胆固醇和胆酸的合成,进入肠腔内增加,结肠细菌作用使之转变成胆固醇代谢物及次胆酸,有致癌的作用。食物和食物中缺乏不吸收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食物中的高纤维素具有吸收水分的性能,能增加大便量,使致癌物质的浓度下降,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缩短,减少肠道致癌物质的作用时间,并且能吸收有害物质,促进排出,从而减少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性。食物纤维不足是造成结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二、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结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家族史:一级亲属得过结直肠癌的,其下一代在一生中患此病比普通人群要多。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三、炎症性肠病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比普通人得结肠癌要高得多,多见于幼年发病病变范围广病程长的患者,癌变常发生在扁平粘膜。炎症的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常可伴有息肉形成,进一步发展为肠癌;克隆氏(Crohn)病时,有结肠、直肠受累者也能引起癌变。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会是常人的30倍
四、血吸虫病、 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的可能与死亡人数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 对着个观点进行推测血吸虫卵沉积在结肠粘膜下引起慢性炎症和息肉样增生,是癌发诱因。
五、息肉 大部分结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的,发病的主要诱因是不良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癌变得发生的可能为25%左右;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比例为3%左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肠癌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 下一篇:结肠癌术后应吃什么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