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腮腺的急性放射反应:
在放射治疗鼻咽癌开始的前1-2天内,患者往往出现一时性的腮腺肿胀及面颈部肿胀,这是急性腮腺放射反应,一般不需处理,经3-4次照射后会自行消退。部分不耐受患者经适当处理症状可消退。若有恶心、胃纳减退、头晕无力、口中无味、舌苔厚腻等症,各人反应不同,经医生及时处理,症状也会减轻。但这些反应,尤其是口干,可持续至放疗后几年,需要中医药长时间调理。
面颈部组织受照射后淋巴回流不畅,深部毛细血管水肿闭塞,微循环受阻引起面部、颌下部,颈部水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放射后4-6个月可自行消退,若水肿较重并诱发感染,引起急性蜂窝织炎时则应积极处理,很好静脉给予大剂量抗菌素。重症时同时给予消水肿药,激素口胫清洁剂及对症处理。
2、外耳道湿性反应或中耳炎:
外耳道受照射剂量达50GY左右时可能出现耳道粘膜湿性反应或中耳积液或穿破彭膜形成耳道溢脓。应采取早期预防,早期使用抗菌类滴耳液,耳道积液时早期给予针服液防止积液过多引起鼓膜穿破。反复发生中耳积液时可放置塑料管引流。
3、放射性口咽部反应
鼻咽癌放疗常带来咽痛、口咽部充血、口腔溃疡、白膜反应等。处理措施是给以恰当的消炎。每天多次用漱口液或生理盐水含漱,可减轻口咽部反应;鼻塞及副鼻窦分泌物过多时,可应用鼻咽消毒剂,减少鼻咽部的分泌物,或用些滴鼻剂(含消炎药、薄荷、石蜡油等)减轻鼻塞症状。在放疗期间,天天作鼻咽部及鼻腔冲洗,以减少鼻甲粘连,鼻道变窄的机会;放疗结束后,也要作长期冲洗,以保持鼻咽腔及鼻腔的通畅,减少粘连等并发症。
4、皮肤放射反应:
鼻咽癌照射野区域皮肤经放射线照射后会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初期为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继而毛发脱落、干性脱皮、少数病人形成水疱、互相融级成大片湿性皮炎,浅表溃烂。皮肤反应的轻重与射线的质量和剂量有关,个体差异性亦是很重要的因素。
对于轻型皮肤反应一般可以不作处理。当出现水疱时一般不主张弄破水疱加强局部清洁和消毒,可外用含霉素羊毛脂软膏、贯新克喷剂,一旦出现大片湿性皮类、渗液或感染时应暂停放疗,加强清洗及抗菌治疗。避免暴露皮肤,忌刺激,局部涂含氯霉素、氢化可的松鱼肝油。用1%莪术油膏外涂,可预防皮肤损伤。
作为一种热性杀伤剂,放射线属中医热邪、燥邪,燥热之邪犯里,火热炽盛,蕴结成毒,加之瘀血内郁,脉络不通,出现口咽黏膜溃烂,牙龈肿痛,头痛,鼻衄等热毒瘀结症候。放疗日久,燥热之邪耗气伤津,脾胃失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出现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耳鸣,自汗,面色无华等气阴两虚的症候表现。中医针对鼻咽癌放疗反应的病机特点,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治疗原则。如果想了解更多,就请联系我们在线的专家或者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010-67366120或者登陆我院的网址http://www.wd999.com,祝您早日健康!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治疗鼻血管瘤很好的药 下一篇:鼻咽癌放疗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