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鼻咽癌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学特性,治疗放疗,而放疗所要求的放射野大、药剂量高。对颞颌关节及咀嚼肌纤维化造成张口时颞颌关节发紧、甚至张口困难远期放疗反应,临床无特殊治疗措施,重在预防。鼻咽癌放疗后要结合辅助理疗。为此,我们根据鼻咽癌的特点为病人制定了简单易学的功能锻炼方法,并指导病人坚持如一,贯穿整个放疗过程取得满意治疗结果。
1、主动进行功能锻炼
鼻咽癌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部份病人因局部肿瘤侵犯神经,或因接受上述治疗后软组织纤维化,导致颈、口、咽、喉部僵硬、动作协调性变差,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牙关紧闭、吞咽或言语困难。
因此,对于病人来说,如何通过功能锻炼来达到改善器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预防颈部僵硬的健康运动以颈部关节活动及肌肉牵拉运动为主,这些运动都应以缓和、渐进为主,切忌做突然、快速的暴力动作。颈部关节运动以轻轻活动脖子为原则,如颈部前屈及后仰、颈部左右转动、颈部侧斜运动、缩下巴运动与颈部旋转运动等。每种动作可做 3~ 5次,每次动作时间约 3秒,请勿用力过猛。
颈部肌肉牵拉运动则以持续且缓慢地将肌肉拉到略为紧绷,但不疼痛为原则。如后颈部肌肉牵拉运动、侧颈部肌肉牵拉运动、斜前侧颈部肌肉牵拉运动、斜后侧颈部肌肉牵拉运动等。功能锻炼时身体需放松,切勿做快速弹跳式的动作,以免肌肉拉伤。若颈部皮肤有发红、破溃的现象,则需等伤口愈合后再做肌肉牵拉运动。
2、增进口腔动作的控制及喉部关闭之活动
加强口腔动作的运动,可包括口腔关节活动、唇部运动、口型维持运动、舌部运动、放松、及阻力性的运动 (刚开始时,请先对着镜子练习)。此外,亦可利用各种质地、形状的食品或替代品训练口腔肌力及协调动作。加强喉部关闭之运动,有吞咽时用力吞,使喉部上抬,以增加关闭喉部之肌力,或用力发“一”及用发假音的方式,可加强声门关闭的肌力。
3、改变吞咽时的姿势
吞咽时低头,可预防食物过早掉入咽喉,减少吸入至呼吸道的危险。下巴抬高可协助食物向后送至咽喉。头部转向患侧的目的是将患侧关闭,使食团经由健侧进入食管。头部侧倾向健侧则可帮助食团由健侧进入食管。用特殊的方法来改变自然的吞咽模式,也是增加吞咽安全的方法。
有哪些运动是适合鼻咽癌病人的呢?
一、气功
宜练习静功,其中以强壮功较合适。据报道,在卧位或坐位下练习静功,能降低机体能量代谢比例(比练功前下降约20%),减少机体耗氧量(比练功前减少约30%),有利于减少鼻咽癌患者身体的消耗,重新积聚精力。 强壮功练功具体方法如下:
1、姿势
体弱者取仰卧式,头置枕上,两臂舒展放身旁,两腿自然伸直,两眼轻闭,口自然闭合,上下牙齿轻轻接触,舌尖自然抵住上腭;体质一般者取平坐式,端坐在宽平的方凳上,两足稳实踏地,两腿平行分开,膝、髋都屈成90°,身体端正,手掌轻放在大腿上,两肘自然弯曲,头端正,下颌微收,腰背正直,眼、口、舌要求与仰卧式相同。
2、呼吸
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基本上按平日呼吸的节律和深度,只要求呼吸调整得细、匀(节律均匀)、稳(稳畅)。
3、入静方法
用意守小腹法,在进行细匀而稳定呼吸的同时,意想腹部脐下一寸半左右的地方,也就是把思想轻松地寄托在这个地方,使注意力集中,不致有杂念干扰练功。如有杂念浮起,再把思想收回来,重新守着小腹部。以上方法每天练习2~3次,每次15~30分钟,长期进行。
二、太极拳
可练习简化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柔和、灵活、轻松,脊柱和四肢各大关节的活动比较全面,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吸收,保持关节运动灵活性的作用。每天练习1~2次,每次5~10分钟。
三、散步
鼻咽癌病人每天或隔天1次,距离100~1 000m,量力而为,速度中等,有助于增加耐力。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么提高晚期鼻咽癌病人的食欲? 下一篇:如何及早发现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