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专家研究发现,在中国,华裔男性很容易患有鼻咽癌。如果华裔男性曾面对鼻塞、流鼻血和剧烈头痛的问题,很好尽快去求医,因为研究揭露,有类似症状的华裔男性,很大的可能是患上鼻咽癌。据报道,鼻咽癌生长在鼻咽部,即鼻后部至头盖骨的部位,是大马华裔男性的第二大杀手。
亚洲的男性易患上鼻咽癌,尤其是中国南部,但是很少在全球其它国家看到。没有人知道患上鼻咽癌的真正起因,但科学家认为这与数个因素有关,例如性别、遗传和饮食习惯等。科学家也确定男性容易患上鼻咽癌,根据全国癌症登记数据,每年有8.8%或825名患上鼻咽癌患者是男性。有关的数据也显示,马来西亚鼻咽癌病患总数中,共有11.6%是华裔男性、3.7%是华裔女性;而巫裔男性则有5.7%,巫裔女性是1.5%,而印裔男女则分别有2.1%和0.4%。在研究中也发现,巫裔和印裔病患在问诊时,都表示家族内有华裔遗传,其它则不清楚遗传细则。
鼻咽癌绝大多数起源于鼻咽粘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该储备细胞是一种原始多能性细胞,可分化为柱状上皮,也可分化为鳞状上皮。
鼻咽癌常用的组织学类型如下:
1.鳞状细胞癌 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癌巢细胞分层明显,可见大量角化珠。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常无角化现象,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癌巢,癌细胞分层不明显。癌细胞呈多角形或卵圆形,胞浆丰富,境界清楚,少数癌细胞尚可见细胞间桥。低分化鳞癌多见。
2.腺癌 多来自粘膜的柱状上皮。高分化腺癌极少见,癌细胞排列成腺泡状或腺腔样结构。低分化腺癌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索条状或片状,偶有腺腔样结构或形成腺腔的倾向。
3.未分化癌 主要有两个亚型。一型称泡状核细胞癌或大圆形细胞癌,旧称淋巴上皮癌。癌巢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与间质界限不很明显。癌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细胞境界不清,核大呈空泡状,核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楚,可见1~2个大核仁。癌细胞间常见淋巴细胞浸润。另一型特点为癌细胞较小,胞浆少,呈圆形或短梭形。癌细胞弥漫分布,无明显癌巢形成。恶性度较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哪些植物含有诱导鼻咽癌的物质? 下一篇:为什么广东地区易患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