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弟今年17岁,在医院检查出得了鼻咽癌,做了病理,他现在全身都痛,精神状况比较差。现在有高烧41度。目前在医院输液。请问鼻咽癌的中医病理是什么?贵医院治疗鼻咽癌有成功的经验么?病人平均生存多长时间?中医治疗一般可延长病人多长生命?就病人的情况来看要服用几个疗程的药物呢?
专家回复:鼻咽癌的发生,与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有关。每因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乘虚而入逐渐结聚成癌肿。脏腑功能失调,以肺、脾、肝、肾为主,体外致病因素与气候、环境、不良嗜好、精神因素有关。由于各种不良刺激,使体内脏腑发生了病理变化,出现了气血凝滞、痰浊结聚、火毒困结,以致经络壅阻,结聚而成肿块。其病因病理归纳如下:
1、气血凝结
情志不遂,悲、怒、忧、思等七情的伤,以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宣。肝郁气逆,则气血滞留,瘀阻脉络,日久形成肿块。
2、痰浊结聚
患者素有痰热,又长期受不洁空气、粉尘、化学气体的刺激,热毒蕴肺,肺热煎炼津液而为痰,痰浊困结,阻塞经络而为癌肿;或因七情所伤,肝郁气滞,肝气横逆伤脾,肝脾不和,脾胃升降失常,痰浊内生,痰气互结而为癌肿。
3、火毒困结
长期饮食不节,或常食发霉腐败有毒食物,以致脾胃受伤,热毒蕴积体内,结聚而为癌肿;或因肝郁化火,郁火相凝,痰火互结;或肝胆火旺,火毒循经上逆颃颡,火毒困结而致癌肿。
4、正虚毒滞
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弱,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机体不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刺激,不能防御六淫邪毒的侵袭,邪毒乘虚而入,客踞不去,滞留而为癌肿。
中医分型论治辨证及治疗:
(1)气血凝结
主证:头痛较甚,跳痛或刺痛,耳内胀闷或耳鸣耳聋,鼻涕带血,全身或可出现胸胁胀痛,口苦口干,舌质红或暗红,或瘀暗紫斑,舌苔白或黄,脉弦细或涩缓。鼻咽肿块暗红,或有血脉缠绕,触之易出血,颈部或有硬实肿块。
证候分析:由于七情所伤,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肝郁血逆,而致气血凝滞,瘀阻脉络,日久结聚而为癌肿。因气血瘀阻,脉络不通,或癌肿上犯颅脑,故头痛较甚,跳痛或刺痛。邪毒引动肝胆之火上结耳窍,或因肿块阻塞,气机不利,而致耳内胀闷或耳鸣耳聋。气滞血瘀,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故鼻涕带血。因气血瘀滞脉络,脉络外露,故肿块色暗红,血脉缠绕。肝郁化火,火热搏结于脉络,故鼻咽肿块易出血。肝郁火盛,气机不利,故胸胁胀痛,口苦口干。邪毒循经结聚于颈部,故颈部有硬实肿块。舌质红或暗红,或瘀暗紫斑,脉弦细或涩缓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和肝养阴。
方药:丹栀逍遥散选加三棱、莪术、穿山甲、昆布、牡蛎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补血养肝;茯苓、白术健脾祛湿;薄荷、生姜疏散调达;炙甘草调中和药;丹皮、栀子清热凉血,祛瘀消肿。本方为疏肝解郁,养阴清热之剂,配以三棱、莪术、穿山甲攻坚散结,昆布、牡蛎软坚散结。诸药合用,有行气活血,消坚散结的作用。
(2)痰浊结聚
主证:头痛头重,鼻塞涕血,全身或耳内胀闷。或痰多胸闷,体倦嗜睡,或见心悸,恶心,胃纳差,大便溏,舌质淡暗或淡红,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或厚腻,脉弦滑或细滑。鼻咽肿块色淡红或有分泌物附着,一般颈部多有肿块,肿块较大。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肝脾不和,脾失健运,以致水湿内停,痰浊结聚,阻滞脉络,日久形成肿块。或由于热毒蕴肺,煎熬津液而为痰,痰火互结,阻塞经脉而为癌肿。头为诸阳之会,痰浊蒙敝清窍,清阳之气不升,故头痛头重,鼻塞不通,耳窍堵塞。脾虚不统血,故涕中带血。因脾虚湿盛,肺不布津,痰湿阻遏阳气,气机不利,故痰多胸闷不舒,或见心悸,恶心。脾虚湿困,运化失常,水谷精微无以输布,故体倦嗜睡,胃纳差,大便溏。舌质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或细滑均为痰浊内困之象。
治法:祛痰浊、散结聚、和脾胃。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鸡内金、党参、山慈菇等。方中半夏、胆南星、瓜蒌、蒌仁、杏仁、陈皮行气化痰,祛浊散结;枳实、山慈菇行气消积散结聚;黄芩清肺除热;鸡内金、党参、茯苓健脾和胃。全方有涤痰散结,消散肿块,健脾和胃的作用。
(3)火毒困结
主证:头痛剧烈,痰涕带血较多,污秽腥臭,耳鸣耳聋,或视蒙复视。全身可出现咳嗽痰稠,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结,舌质红,脉弦滑或弦数。鼻咽癌肿溃烂,或呈菜花状,或有颈部肿块硬实。
证候分析:肝郁日久,化热化火,或热毒蕴结脾胃,火毒亢盛,痰火气血互结,循经上逆颃颡而发为癌肿。火毒上扰清窍,癌肿上犯于头颅故头痛剧烈,耳鸣耳聋。火毒与气血搏结,灼腐癌肿而致溃破腐烂。火毒灼伤脉络,故痰涕带血较多,污秽腥臭,癌肿痹阻眼部脉络故视蒙不清、复视。癌肿循经转移于颈部,故颈部可见恶核。火毒亢盛,干扰神明故心烦失眠。火毒困结,煎熬津液,炼津为痰,肺气不宣,故咳嗽痰稠。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滑数等均为火毒壅盛之象。
治法:泻火解毒,疏肝健脾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白术、沙参、白茅根、鸡内金等。柴胡清肝汤中柴胡、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疏肝养血;黄芩、栀子、连翘清热泻火;防风、牛蒡子清散邪热;花粉、甘草清热养阴生津;加白术、鸡内金健脾消积散结;沙参、白茅根养阴凉血。全方合用有清热泻火,疏肝健脾,养阴散结的作用。如火毒盛极,宜配用山豆根、青黛、苦地胆等以苦寒泄热毒。
(4)正虚毒滞
主证:鼻塞涕血、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形体瘦弱,全身或可出现盗汗,五心烦热,腰酸膝软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鼻咽部肿块隆起,色红或淡红,或血丝缠饶,或污脓附着。颈部或可扪及恶核。
证候分析:素体虚弱或老年体弱,邪毒乘虚而入,久积而为肿块。癌肿侵犯体内,伤阴耗气,气血渐衰,故形体瘦弱;邪毒上壅清窍,又因气血不足不能上荣,故耳鸣耳聋,头痛眩晕。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均为肝肾阴虚之征。
治法:调和营血,扶正祛邪
方药:和荣散坚丸。方中八珍汤调补气血,陈皮、香附行气散结,花粉、昆布、贝母、夏枯草清热祛痰,软坚散结,红花活血散瘀,升麻、桔梗载诸药上行。全方共有调和营血,祛邪散结聚之功。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鼻咽癌手术能治疗吗? 下一篇:鼻咽癌晚期耳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