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忠,79岁,湖北人。病历号:20101331。初诊日期:2010年12月3日。患者于1988年确诊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分3年化疗。2004年4月复查发现吻合口息肉,经活检确诊为腺瘤,属局部复发,又行化疗2疗程。1998年确诊原发性直肠癌,又行手术切除并改道,口服化疗药。2010年7月复查肠癌复发,再行化疗4疗程有效,肿块消失,淋巴结缩小,拟中医治疗。现消瘦无力,纳减寝差,时有腹痛。舌苔薄黄,脉弦。证属:瘀毒互结,肝郁气滞。治宜:化瘀解毒,疏肝理气。方药: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参灵胶囊,每次5粒,每天4次。汤药:伟达2号方加5号方。15剂,水煎,口服,1日1剂,分2次服。
二诊(2011年1月4日):药后食欲好,大便成形。舌红苔薄白,脉弦滑。中成药同前,汤药:伟达2号方加5号方加竹茹10g,麦冬10g,五味子10g。30剂。
三诊(2011年3月8日):患者于2011年1月中旬发现咳血,在外院诊断为开放性肺结核。舌苔黄,脉沉弦滑。中成药:灵芝益气胶囊;汤药:伟达2号方加6号方加仙鹤草30g。15剂。
四诊(2011年3月22日):药后精神好,咳嗽、咯血减轻,时有咯痰,大便干硬,1日1次,矢气增加,睡眠较好,胃中嘈杂,小便黄。目前痰检(结核杆菌):3次中有1次阳性,仍进行抗结核治疗半年。舌苔黄腻,脉弦。中成药:灵芝益气胶囊、参灵胶囊。汤药:伟达2号方加6号方加仙鹤草30g,柴胡10g,茵陈30g,白毛陈30g。30剂。
五诊(2011年9月6日):目前肺结核及肝功检查均正常,稍有贫血。舌红,舌苔薄黄,脉浮大无力。方药:中成药:慈丹胶囊、复方莪术消瘤胶囊、灵芝益气胶囊、参灵胶囊。汤药:伟达2号方加6号方加黄芩10g,百部15g,丹参10g,当归10g,黄芪20g。30剂。
六诊(2011年12月23日):药后各方面良好,上午易睏,舌苔薄黄,脉缓有力。方药:中成药同前,汤药:伟达1号方加2号方加竹茹10g。30剂。
七诊(2012年4月6日):药后各方面有所好转,现小腿浮肿、抽筋。舌苔薄黄,脉弦滑。中成药同前,汤药同前,30剂。
八诊(2012年9月14日):药后病情稳定体重减轻1kg,舌红苔薄稍黄,脉弦,左大,右平和。中成药同前,汤药:伟达1号方加2号方加麦冬10g,百合15g,竹茹10g。30剂。
九诊(2012年12月11日):药后病情稳定。现痛风,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舌红苔薄黄,脉弦滑。中成药同前,汤药:前方加山楂、麦芽、谷芽各15g。30剂。
十诊(2013年1月11日):现偶有咳嗽,痰量不多,偶见痰中带血,无气短、胸闷。1月9日复诊,胸部CT示:双肺继发性肺结核,双肺肺气肿、肺大泡,纵隔淋巴结略大、伴钙化。食欲、睡眠可,夜间偶有盗汗。口干,食油腻腹泻。舌质红,苔少,脉迟滑。中成药同前,汤药:伟达1号方加2号方加丹参10g,黄芩10g,百部20g,仙鹤草30g,百合30g,款冬花15g,麦冬15g,五味子10g。30剂。
十一诊(2013年2月5日):咳嗽,痰少,无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近半月,乏力,偶有盗汗。口干、腹泻好转。舌质红,苔少,脉弦滑。中成药同前,汤药:前方加木香10g,砂仁(后入)10g。30剂。
十二诊(2013年3月29日):药后病情稳定,精神状态很好,饮食好,睡眠可,盗汗好转。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中成药同前,汤药:伟达2号方加3号方加熟地黄15g,当归10g,黄芪30g。30剂。
十三诊(2013年5月25日):药后一般可,食可,便溏。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继以前方进退。中成药同前,汤药:伟达2号方加3号方加黄芪30g,当归10g,砂仁10g,车前子10g。30剂。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患者:没有人能相信我能活到现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