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清,男,47岁,北京,初诊时间2009-12-4病历号:20091178

患者脑瘤术后影像诊断
家属代诉:患者9年因头痛在日本行手术切除,病理为脑瘤术后,未治疗。术后又复发三次,又行2次手术及γ刀七次治疗,到2008年11月发现肺积肝占位转移可能,现颅内复发小8mm,因肾病综合症尚未进行针对肿瘤的治疗,无遗传。2009年7月29日胸部平扫CT描述:两侧胸廓基本对称,纵膈居中;两肺野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小结节影,与2009年4月29日胸部CT图像比较无明显变化;气管、支气管通畅。甲状腺体积不大,右叶可见一囊样低密度影,直径约8mm。纵膈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两侧腋窝可见少许淋巴结。扫描范围内肝脏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团片状稍低密度影,边缘欠清晰,病灶较前似略有增大。余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1、两肺多发转移瘤2、肝脏多发低密度病变:转移瘤可能性大3、甲状腺右叶小结节样低密度影4.两侧腋窝多发淋巴结。2009年11月11日颅脑MR检查平扫+增强描述:左侧顶枕部肿瘤术后复查:左侧顶骨呈术后部分缺如,可见修补物伪影,周围可见积液,邻近脑组织呈受压改变;左侧顶枕部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局部脑沟增宽,邻近脑组织萎缩,左侧脑室三角区及枕角受牵拉增宽。与2008年7月2日相比,左枕、左顶、左侧大脑镰旁、左侧枕骨病变术后基本消失;右侧顶叶、左侧颞枕交界区、左侧额叶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影,右顶叶病变较前增大,目前大小约为13*14mm,边界清楚,增强后明显强化。左侧颞枕交界区出现新发病变,病变较小,大小约为6.0*4.3mm,增强扫描强化后尚均匀;左额镰旁皮层表面可见一新发病变;右侧颞骨板障内可见略长T1长T2信号影,范围约1.59*1.89*0.85cm,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此病变范围2008年7月2日增大,顶骨病变呈术后改变。
影像诊断:1、左侧顶枕部肿瘤术后改变2、颅内病变数目较前有所减少,右顶顶病变较前增大、左侧颞枕交界区、左侧额叶可见新发病变3、左侧枕骨病变术后基本消失,右侧颞骨病变较前增大。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遂来我院。现患者症见:消瘦、四肢无力、右下肢麻木、睡眠伴自汗、右眼视野障碍、耳鸣、面无光泽、舌裂纹、苔黄、脉虚弱、细弦。
西医诊断:脑胶质瘤三次术后,七次γ刀后再复发未治疗进展期;肾病综合症。
中医辨证:瘀毒互结,虚实夹杂,肝风内动,脾虚痰湿。
治则:化瘀解毒,潜肝平阳,健脾化痰利湿。
【药物治疗】
1、中成药:慈丹胶囊 5# 4/日,症消癀 1包 3/次,扶正固本胶囊 4# 3/日。
2、中草药:伟达2号+11号+桔梗15g,佩兰10g,牛膝10g。 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心理治疗】人们的情绪障碍大多是由一些外部因素所造成,影像了人们本身的信念。心理治疗是医务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其言语、表情、举止行为并结合其他特殊的手段来改变病人不正确的认知活动、精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医疗实践中,心理治疗与药物、手术、饮食、体育和理疗一样具有治疗作用。每一位医务人员在与病人的整个交往过程中,总在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心理影响,并对病人的疾病起到一定的(有时甚至是主要的)治疗作用。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改善他们的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的状态,表现为能与积极疾病做斗争,对各种治疗方法容易接受。达到“思想放松、意念坚强、心态平衡、精神愉快”对本病的术后健康极为有利,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健康。
【饮食治疗】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辨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亦食亦治;②治疗结果确切;③无不良作用;④应用广泛;⑤原料充足;⑥制作方便;⑦便于久服。
【体育治疗】在体疗老师的指导下,因病制宜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氧抗癌操的锻炼,并赠送伟达有氧抗癌操的光盘,要求病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持之以恒。体疗以加强身体锻炼,提升人体正气,抗御病邪为目的,以有氧抗癌操为主,旨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抗放、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机体内环境,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调整神经系统的紊乱;直接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
二诊:2010.1.5 复诊,症状:今日患者来院复诊,脉虚弱,苔薄黄,边齿印,药后病情尚稳定。
【药物治疗】
1、中成药:慈丹胶囊 5# 4/日,症消癀 1g 3/日,扶正固本 5# 4/日;
2、中草药:伟达2号+11号+竹茹10g,牛膝10g,当归10g,黄芪30g。 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三诊:2010.2.5 复诊,症状:饮食睡眠尚可,舌苔薄白,脉弱。
【药物治疗】
1、中成药:慈丹胶囊 5# 4/日,症消癀 1g 3/日,扶正固本 5# 4/日;
2、中草药:2号+11号+竹茹10g,黄芪30g,当归10g,牛膝10g。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四诊:2010.3.26 复诊,症状:CT检查,无复发,较前无变化,已基本控制未增大,饮食活动自如,脉细弦,苔薄黄。颅脑MR检查平扫+增强征象描述:左侧顶枕部肿瘤术后复查:左侧顶骨呈术后部分缺如,可见修补物伪影,周围可见积液,邻近脑组织呈受压改变;左侧顶枕部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局部脑沟增宽,邻近脑组织萎缩,,左侧脑室三角区及枕角受牵拉增宽。与2009年11月10日比较,右顶叶病变略缩小,目前大小约为11*12mm,左侧颞枕交界区、左侧额叶病变未见明显变化。左额镰旁皮层表面病灶稍增大,目前大小约为6.9*7.3mm,右侧额骨板障内病灶增大,大小为19.7*6.0*17.4mm,余未见新发病灶。影像诊断:左侧顶枕部肿瘤术后改变,未见明显新发病灶,右顶病变较前缩小,其他病变范围较前增大。
【药物治疗】
1、中成药:慈丹胶囊 5# 4/日,症消癀 1g 3/日,扶正固本 5# 4/日;
2、中草药:伟达2号+11号+竹茹10g,柴胡10g,川断10g,杜仲10g,当归10g,黄芪30g。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脑膜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后,汪某, 下一篇:胃外及胃壁间质瘤,胃黏膜下间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