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男,51岁,辽宁省抚顺人, 初诊时间:2008-8-7 病历号:100499 患者于2008-6-18晚饭后突感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腹胀,自认为受累所致,休息后减轻,为进行治疗,两天后遂至当地医院做CT示:肝右叶占位病变,很大面积9.0cm×5.5cm,边界不清,临近肝包膜不整,考虑恶性肿瘤,自行在家口服中草药,治疗结果不佳,2008-7-25复查CT示:很大层面14cm×9.0cm肿块向肝脏轮廓外突出,并见多个小结节相互融合,肿块较前明显增大,4天前腹痛加剧,伴腹胀恶心,刺激性干呛,体重明显减轻遂入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症见:右上腹持续性隐痛,伴恶心,痛处定见,固定不移,饮食睡眠可,目黄,尿黄,脉弦细,舌质红,苔薄白。
此病例见症复杂,参其证,舌,脉。
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
中医诊断:肝积
辨证:肝郁气滞,瘀毒互结。
治则:化瘀解毒,疏肝解郁。
【心理治疗】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诊疗理念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改善他们的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状态,表现为与疾病做斗争的精神增强,病人对各种治疗方法容易接受。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健康。
【药物治疗】慈丹胶囊,复方莪术消瘤胶囊各10盒,每日4次,每次各5粒;癥消癀(癥痛康)40瓶,每日4次,每次1g。汤药:党参30g,茯苓10g,炙甘草6g,怀山药20g,柴胡10g,枳壳10g,半夏12g,陈皮10g,佩兰10g,黄连6g,鱼腥草20g,泽泻10g,红枣6枚,生姜片3片,30剂,水煎服,日一剂。
【饮食治疗】因患者属肝癌晚期,饮食差,主食以稀饭,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当增加碎肉,菜泥,猪肝及一些含维生素多的果菜类。嘱其少食土豆,肥肉,花生,芋头等易壅滞气机的食品。在配膳过程中药千方百计的给病人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体育治疗】与抗癌老师一起共练有氧抗癌操,争取早晚各练半小时以上,并能长期坚持每次练习以自觉出汗微量为止。
二诊(同年9月15 日):面色较前好转,饮食有所增加,肝区仍有不适伴胸胁部胀痛,舌苔薄腻,舌质紫暗,脉弦滑。本证郁怒不解,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治则:舒肝健脾,理气化瘀。方药:慈丹胶囊,扶正固本胶囊各10盒,每次4次,每次各5粒;癥消癀(癥痛康)40瓶,每日4次,每次1g。汤药:太子参10g,制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柴胡10g,白芍10g,川芎6g,当归10g,元胡10g,川楝子10g,白扁豆6g,薏苡仁15g,川断10g,破故纸10g,香附10g,麦、谷芽各15g,红枣6枚,生姜3枚,30剂,水煎服,日一剂。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上诊方案。
三诊(同年10月14日):患者服药后肝区不适大为减轻,饮食增加,面色好转。今感头晕,失眠,,倦怠纳呆,舌质微红,苔薄黄,脉玄滑。辨证:肝肾亏虚,肝郁脾虚,肝胆湿热。治则:养血柔肝,滋阴补肾,健脾开胃,疏肝理气。方药:复方莪术消瘤胶囊10盒,每日4次,每次5粒;癥消癀(癥痛康)40瓶,每日4次,每次1g,扶正固本胶囊,每日4次,每次5粒。汤药:沙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何首乌15g,党参10g,佩兰 10g,薏苡仁10g,陈皮10g,竹茹10g,柴胡6g,丹参15g,鳖甲10g,水煎服,二日1剂,15剂.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上诊方案。
四诊(同年11月2号):症状好转,纳差口苦减轻,舌苔薄白,舌质淡红。未感明显不适。CT复查:肝实质性癌肿以缩小。再以上方去汤药。单复中成药2个月以巩固。嘱其平时少饮酒,加强饮食调理,舒畅情志,注重心理调节。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上诊方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 原发性肝癌,伽马刀术后 下一篇:[肝癌] 原发性巨块型肝癌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