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某,女,57岁,北京市顺义区,病历号:20081887,初诊时间2008-12-23
家属代诉:患者有乙肝病史多年到2008年5月出现腹胀,乏力,经B超,CT确诊肝占位,行手术切除,术后未治疗,到术后3个月又腹胀,08年1月29日腹部CT所示,门脉右支充盈缺损影,现未显。诊断为:1、肝左叶低密度灶,结合08年10月29日及临床,符合肝左叶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囊性改变。2、肝硬化,再生结节形成。3、肝脏小囊肿。无遗传史。症见:消瘦,四肢无力,纳减,口苦,口干,胸背痛,肝区疼痛伴有腹胀,便秘,尿黄赤,舌质胖、紫,舌苔少,脉象弦滑,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遂来我院。
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术后3个月,肝内转移并癌栓形成,射频治疗后。
中医诊断:肝积。
中医辨证:瘀毒互结,肝郁脾虚,肝胆湿热。
治则:化瘀解毒,疏肝健脾,清热利湿。

原发性肝癌术后3个月患者CT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癥痛康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2、太子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淮山药20g,扁豆15g,苡米20g,丹参10g,山楂15g,郁金6g,虎杖15g,茵陈30g,蛇舌草30g,白英20g,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丹参6g,香附6g,栀子10g,大黄6g(后入)。另加化结粉1包。 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2次。
【心理治疗】人们的情绪障碍大多是由一些外部因素所造成,影像了人们本身的信念。心理治疗是医务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其言语、表情、举止行为并结合其他特殊的手段来改变病人不正确的认知活动、精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医疗实践中,心理治疗与药物、手术、饮食、体育和理疗一样具有治疗作用。每一位医务人员在与病人的整个交往过程中,总在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心理影响,并对病人的疾病起到一定的(有时甚至是主要的)治疗作用。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改善他们的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的状态,表现为能与积极疾病做斗争,对各种治疗方法容易接受。达到“思想放松、意念坚强、心态平衡、精神愉快”对本病的术后健康极为有利,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健康。
【饮食治疗】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辨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亦食亦治;②治疗结果确切;③无不良作用;④应用广泛;⑤原料充足;⑥制作方便;⑦便于久服。
【体育治疗】在体疗老师的指导下,因病制宜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氧抗癌操的锻炼,并赠送伟达有氧抗癌操的光盘,要求病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持之以恒。体疗以加强身体锻炼,提升人体正气,抗御病邪为目的,以有氧抗癌操为主,旨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抗放、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机体内环境,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调整神经系统的紊乱;直接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
二诊:2009年1月16日
症状:患者服药后舌苔已退,右后背疼痛减轻,脉弦滑,小便黄,腹胀。在化疗期间。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癥痛康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2、上方不变+厚朴10g,大腹皮15g,首乌15g。 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2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三诊:2009年2月20日
症状:患者近上腹部有胀痛感,伴双侧腰部胀痛。中西医结合稳定,病灶缩小。脉弦,舌苔薄白。09年2月12日上腹部CT增强扫描见:肝左叶增大,肝表面凹凸不平,肝左叶内见卵圆形低密度影,增强后未见明确强化,肝左叶另见小囊状低密度影,未见强化。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癥痛康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2、太子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淮山20g,扁豆15g,苡米15g,丹参10g,山楂10g,郁金6g,虎杖15g,茵陈30g,蛇舌草30g,白英20g,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川芎6g,香附10g,栀子10g,厚朴10g,首乌15g,大黄10g,化结粉1包。 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四诊:2009年3月20日
症状:患者用药后小便黄已明显减轻,上腹胀气仍有,各项检验正常,脉象弦滑,舌质红,舌苔薄黄。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癥痛康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2、中草药:太子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淮山20g,扁豆15g,苡米15g,丹参10g,山楂15g,郁金6g,虎杖15g,茵陈30g,蛇舌草15g,白英15g,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香附10g,栀子10g,厚朴10g,首乌15g,大黄10g,鳖甲6g。 28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五诊:2009年4月24日
症状:患者腹胀已消失,舌苔薄黄,质红,脉弦滑。
【药物治疗】1、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癥痛康 15瓶 每次1/3 一日3次
2、上方不变。 28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2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六诊:2009年5月26日
症状:腹胀好转,能排气,苔薄舌尖紫,体胖,脉弦滑。09年5月25日CT诊断报告描述:肝癌复查:与前片(08-10-20)比较,肝左叶可见一4.4×2.5cm大小的略低密度区,CT值40Hu,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边界清。腹腔内可见导管影。余同前片。诊断为:1、肝左叶略低密度病灶,考虑为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表现。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3、脾脏切除术后改变。4、腹腔内少量积液。5、肝左叶小囊肿。
【药物治疗】1、中成药同前。
2、中草药:柴胡10g,当归10g,黄芪15g,川芎6g,白芍10g,熟地15g,黄精10g,紫河车6g,桑椹子10g,何首乌10g,三七粉3g,丹参10g,太子参20g,茯苓10g,白术10g,扁豆12g,山药20g,炒苡仁15g,川断10g,故子10g,红枣6枚,生姜3片。28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七诊:2009年6月26日
症状:病情稳定,苔薄黄,脉弦滑,仍有腹胀。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6g,陈皮10g,半夏15g,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5g,川芎10g,香附10g,佛手15g,酸枣仁15g,远志10g,神曲10g,三七粉6g。 28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八诊:2009年7月31日
症状:症状稳定,各方面感觉良好,CA19-9稍高些。脉弦滑,舌苔薄黄,边紫。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川芎10g,苍术10g,香附10g,栀子10g,神曲20g,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6g,党参20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佛手10g,三七粉6g,远志10g,酸枣仁15g。 28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九诊:2009年8月25日
症状:药后病情稳定,CA-199已复查在正常范围,脉弦,舌紫,苔薄白。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上方不变加黄芪20g,当归10g。 2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十诊:2009年9月25日
症状:患者药后仍有眩晕,脉弦滑,苔薄黄。09年9月15日CT影像描述为肝癌复查,与前片(2009-5-25片)比较,肝脏左叶外侧段低密度病灶略缩小。余同前片。诊断为:1、肝左叶略低密度病灶略缩小,考虑为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表现。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3、脾脏切除术后改变。4、肝脏多发小囊肿。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取2009年7月31日原方,加黄芪20g,当归10g,菊花10g,夏枯草15g。 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十一诊:2009年10月13日
症状:患者药后病情稳定,血压140/90mmHg,脉弦滑,苔薄黄,继服中药。
【药物治疗】中草药:川芎10g,苍术10g,香附10g,栀子10g,神曲10g,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6g,党参20g,白术10g,茯苓15g,黄芪20g,当归10g,菊花10g,夏枯草15g,茵陈30g。 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十二诊:2009年10月27日
症状:患者药后病情稳定,仍有腹胀,苔薄黄,脉弦滑。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90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参灵胶囊 4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6g,川芎10g,香附10g,栀子10g,神曲10g,茯苓10g,厚朴10g,槟榔10g,夏枯草15g,菊花15g,三七粉6g。 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十三诊:2009年11月13日
症状:患者药后病情稳定,近几天天气变化,畏风怕冷,上腹部饱胀感。舌苔薄白,脉细弦。
【药物治疗】
中草药:上方不变。继续服用
十四诊:2009年11月27日
症状:患者病情稳定,仍有腹胀,舌胖边紫,苔薄白。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2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35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参灵胶囊 4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6g,川芎10g,香附10g,栀子10g,神曲10g,厚朴10g,槟榔10g,夏枯草15g,菊花10g,三七粉6g,茵陈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苡米20g。 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十五诊:2009年12月15日
症状:近期一般可,无特殊不适,成药仍有继服,汤药BP150/90,口干。
【药物治疗】
中草药: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6g,川芎10g,香附10g,栀子10g,神曲10g,厚朴10g,槟榔10g,夏枯草30g,菊花10g,石决明30g,三七粉6g,茵陈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薏米20g,百合15g。 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十六诊:2009年12月29日
症状:患者苔薄黄,脉弦滑,脉弦,乏力,火气较大,肝脏肿块经中药治疗后逐渐缩小。09年12月25日CT描述为:肝癌复查:与前片(2009-9-15片)比较,肝脏左叶外侧段低密度病灶略缩小。余片同前。诊断为:1、肝脏左叶略低密度病灶略缩小,考虑为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表现。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3、脾脏切除术后改变。4、肝脏多发小囊肿。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2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35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扶正固本 12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6g,栀子10g,神曲10g,厚朴10g,槟榔10g,夏枯草15g,川芎6g,香附6g,菊花10g,茵陈30g,三七粉6g,白英30g,蛇舌草30g,苡米20g。 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十七诊:2010年1月15日
症状:药后稳定,血压160/90mmHg,脉弦滑,苔薄。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2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35包 每次1包 一日3次
扶正固本 12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上方不变加淮山药10g,白术10g,太子参10g。 3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十八诊:2010年2月2日
症状:药后稳定,胀气减少,精神好转,脉弦,苔薄白。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30瓶 每次1瓶 一日3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同上方。 20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十九诊:2010年2月26日
症状:药后稳定,腹中有胀气,脉弦滑。
【药物治疗】中草药:2号+5号。 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二十诊:2010年3月5日
症状:药后病情稳定,仍腹胀,脉弦滑。
【药物治疗】1、中成药:慈丹胶囊 10盒 每次5粒 一日4次
症消癀 30瓶 每次1瓶 一日3次
扶正固本 10盒 每日4次 一日4次
2、中草药:伟达2号+5号+槟榔10g,大腹皮30g。 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前诊。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原发性肝癌并肺、骨、淋巴结转移氩 下一篇:一个战胜肝癌的真实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