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的可能不断攀升,该疾病受众多因素影响,临床上出现的膀胱癌患者大多是移行细胞癌,而鳞癌和腺癌很少见,非尿路上皮膀胱肿瘤比较少见,多数为肉瘤。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发生的可能约85%。
(2)约10%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尿痛、尿急、尿频等,晚期可排出"腐肉"样坏死脱落组织。
(3)浸润癌晚期或脐尿管癌可在下腹部触到肿块。
(4)查体:在腹壁松弛下经腹壁、直肠或阴道双合诊,可发现肿瘤是否有浸润及范围,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2.膀胱镜检 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很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方法,所有怀疑膀胱癌的患者都应行膀胱镜检查,必要时行膀胱镜下活检,膀胱镜检查注意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形状、基底部及周围情况,膀胱镜检查时应注意有无膀胱憩室,有时肿瘤位于憩室内。还应注意肉眼正常的膀胱粘膜可指存在原位癌。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在行膀胱镜检查前,行经腹超声检查,初步了解泌尿系统的状况,作为膀胱癌的很初筛选,膀胱镜检查时经尿道超声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及膀胱壁浸润情况。
(2)静脉肾盂造影(IVP):由于移行上皮癌具有容易种直及多中心发病的特性,膀胱癌患者应了解上尿路有无异常,因此IVP不但能了解双侧肾功能,还能发现上尿路并发的肿菌。
(3)膀胱造影:肿瘤较大时,可显示肿瘤引起的充盈缺员,并了解膀胱的容量,对于肿瘤很大膀胱镜难以窥全貌时有助于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而肿瘤较小时,膀胱造影常显示不青。
(4)CT检查:CT检查用于膀胱癌的诊断与分期,了解冲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以及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肝及肾上床有无转移。
(5)磁共振影像检查(MRl):MRI并不比CT有更强的优越性,但显示肿瘤对膀胱壁浸润深度、盆腔脏器与肿瘤的关系、膀胱癌引起上尿路积水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6)淋巴造影:膀胱癌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严重时堵塞淋巴管引起下肢淋巴水肿。淋巴造影可以发现转移淋巴结,为进一步鉴别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必要时行淋巴结活检。
(7)膀胱动脉造影:可以显示肿瘤血管,多用于膀胱癌晚期行姑息性动脉栓塞治疗。
4.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记物:核基质蛋白一22(NMP-12)用于检测泌尿移行细胞癌具有比尿脱落细胞学更高的敏感性,并且简单、无创,适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及术后监测。
5.病理学检查 尿脱落细胞学:由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有较高的假阴性,因此细胞学检查多作为辅助手段。
膀胱癌绝大多数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皮,生长较快,表面容易出现破溃、出血,因此,膀胱癌常见的症状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肉眼可以看到的血尿,这是膀胱癌独特的“排尿异常信号”,几乎每个膀胱癌病人都会出现,约85%的膀胱癌病人因此而就诊。膀胱癌的血尿一般为全程肉眼血尿,即整个排尿过程中尿都呈现血色,多在排尿将尽时尿色加深;也可以是开始尿血而后尿转清亮,或开始尿清亮而后变成血尿。与其它疾患所致的血尿相比,膀胱癌的血尿有两个特点:
一是无痛性,即在发生血尿时,患者无任何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医学上称为无痛性血尿。这与结石有血尿时多伴有肾、输尿管疼痛不同,也与膀胱炎所致的血尿多伴尿频、尿急、尿痛不一样。
但若癌肿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二是间歇性,即血尿间歇出现,可自行停止或减轻,两次血尿可间隔数天或数月,甚至半年,容易造成血尿已治疗好转的错觉,从而未能及时就诊检查。因此,出现无痛性血尿的病人,或长期无法治疗的“膀胱炎”病人应及时去医院,接受尿液脱落细胞检查。
由于少数膀胱癌病人可以没有肉眼血尿,而仅表现为显微镜下检查尿液时发现红细胞超标,即镜下血尿。另外,病人肉眼血尿自行停止后也会有镜下血尿。因此,镜下血尿或尿液常规检查异常者也应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
尿液脱落细胞检查主要是在显微镜下检查脱落的肿瘤细胞,该方法简便、无创、经济,多用于初步筛选膀胱癌病人。一般待检的尿液很好用清洁、新鲜的中段尿。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膀胱癌病人发病初期治治疗结果果好 下一篇:早期如何发现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