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发病人群多见于四十岁以上的男性人群,该疾病已居泌尿系肿瘤中的首位,男女比例为4:1。临床主要症状为无痛性血尿,发生突然、间歇发作还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
85%~90%的膀胱癌是移行上皮癌,属于化疗敏感性肿瘤,所以,化疗是肿瘤切除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膀胱癌患者是一组特殊的患病群体,积极的心理护理对其树立战胜疾病、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健康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化疗前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心理行为及病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某些膀胱癌病人对灌注化疗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护士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语言交流、态度和蔼、举止文雅,给予患者在治疗和精神上的支持。
对患者分阶段的进行交谈,同时介绍膀胱癌患者术后坚持膀胱灌注化疗恢复健康的病例等,让患者意识到手术后为防复发应坚持膀胱化疗,膀胱癌并不可怕,可以治疗。
(1)首先让患者或家属了解化疗的目的、目前的方案以及术后坚持化疗可以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可以治疗。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社会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化疗的基本知识,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使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心中有数,避免某些错误的猜想,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2)向患者讲解本病的化疗是局部化疗,因此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很少出现,使患者从化疗恐惧中解脱出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减少或消除对本病的恐惧心理。
2.化疗时的心理护理
每次做化疗时,告诉化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把化疗药物溶于20~30ml生理盐水中。
灌注前患者排尽尿液,常规无菌操作插入导尿管至膀胱,经导尿管注入化疗药,注完后再注入5ml无菌生理盐水,使导尿管中化疗药物全部进入膀胱,同时可以防止拔除导尿管时药液残留在尿道引起尿道狭窄。
拔除导尿管,嘱病人平卧、俯卧、左右侧卧,交替更换卧位各保持10min,灌注后尽量保留2h后再排尿。
化疗药物灌注后,安排安静、舒适的病房,完成2h化疗过程并告诉化疗后排尿时尿液有异常气味,也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一般灌注后数小时即产生,在2~3天后逐渐减轻。应嘱患者在化疗药物灌注后多饮水,增加尿量,减少化疗药物对尿道黏膜刺激,引起并发症。患者产生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3.化疗后心理护理
膀胱癌化疗时,除化疗的2h在医院治疗外要回到家中调理。
(1)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而要加强营养,促进组织的修复。要给予高蛋白(如蛋、奶、鱼、瘦肉、豆制品等)、高维生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饮食。根据患者饮食喜好、调节饮食,禁食辛辣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保证身体的需要。
(2)室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清新,给患者创造温馨、舒适、安静、幽雅而且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使患者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必要时可使用空气清新剂及消毒水擦拭地面及家具。
(3)为了保证化疗的效果和化疗的顺利实施,维持机体的整体状态尤其是抗病能力至关重要,不然就丧失了化疗的条件和基础,所以膀胱癌化疗患者要预防感染,提高人抵抗能力,注意饮食卫生,多饮水以加速毒物的排出。
膀胱癌发病已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化疗是肿瘤切除术后治疗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本病的是一个长期有计划地进行,加上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及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常难以完成全疗程,影响治治疗结果果。因此,做好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对膀胱肿瘤无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家属如何调节膀胱癌病人的胃口? 下一篇:手术后的膀胱癌病人该怎样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