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癌症治疗 > 正文

现代放疗治疗肝癌的治疗结果!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4-28 10:46:15 浏览次数: 20

    随着医学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在肝癌治疗中取得很大进步,如手术,化疗,放疗等其它的治疗方式。国外自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探索肝癌的放射治疗,当时研究的结论是:对肝脏进行放射是危险的,因此有关肝癌放射治疗的报道几乎没有。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有关肝癌应用放射治疗有一定治疗结果的报道开始出现。那么,现代放疗治疗肝癌的会有什么治疗结果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1、小肝癌 在一些肿瘤医院应用适形放疗技术治疗28例直径≤5 cm的肝癌。3D2CRT后CR59% , PR 37% ,总有效情况96% , 1、2、3年总生存的可能分别为100%、85%和60%,无1例治疗相关死亡病例,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治疗结果。第一军医大学陈龙华对32例小肝癌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其1、2、3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100%、97%、97%。而在另一组研究中,对3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小肝癌患者行放射治疗,结果1、2、3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96. 67%、86. 67%、80. 00%。3D2CRT治疗肝癌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早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能够治疗的有效治疗途径。而有些医院,应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身γ刀技术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Ⅰ/Ⅱ期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后再行γ刀治疗, 1、2、3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100%、100%和100% ,远高于文献报道的单纯TACE治疗。而目前手术治疗直径≤5 cm的小肝癌的3年生存的可能为70%左右,从目前中期的治疗结果来看,放射治疗的治疗结果完全可与手术媲美。
    2、大肝癌 
    吴孟超教授报道,大肝癌累计术后1、3、5、10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66. 2%、32. 6%、12. 3%、2. 5%。另有学者报道,大肝癌手术切除1、3、5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70. 9%、23. 7%、16. 1%。而对于III期肝癌病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 1、2、3 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68%、41%、35% ,但尚无5年生存的可能的报道。而全身γ刀治疗的Ⅲ期肝癌的中位生存期15月, 1、2、3年总生存的可能分别为58. 7%、23. 9%和23.9%。就3年生存的可能相比而言,三维放射治疗治疗结果与手术切除效果相仿。
    3、门静脉癌栓 
     肝细胞癌极其容易通过肝静脉侵及或转移到下腔静脉,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的可能为62. 2%~90%,对于Child2Pugh A、B级的肝癌患者,如果肿瘤中位大小为8. 5 cm,则66%患者伴有门脉癌栓,如果不治疗,其生存时间仅为2. 4~2. 7月。目前手术治疗门静脉癌栓的效果不理想,能够进行门静脉手术取栓的患者2年生存的可能在20%左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昭冲对103例癌栓患者进行局部放疗,放射治疗剂量介于36~60 Gy (中位50 Gy) ,并与同期114例未接受外放疗作为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接受外放射治疗, 32 ( 31. 1% )例癌栓完全缓解, 25 (24. 3% )例部分缓解, 40 (38. 8% )例稳定, 6 (5. 8% )例进展, 1年生存的可能37. 1% ,中位生存期9. 9月。对照组1 年生存的可能为11. 4% ,中位生存期为4月,放疗组的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作者报告下腔静脉癌栓对放疗敏感,有25位下腔静脉癌栓, 13 例已存活超过1 年,其中位生存期为12. 3月。武警总医院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对门静脉癌栓进行放疗,总有效情况达到72%。对于无法手术的肝癌合并癌栓的患者放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4、肝外淋巴结转移 
    Sun HC对968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49例( 5. 1%)出现淋巴结转移,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1、3、5 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62. 0%、31. 0%、26. 0%和81. 0%、62. 0%、47. 0%, P值< 0. 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49例患者中, 26例接受了完全淋巴结切除术,这部分患者的1、3、5年生存的可能( 68. 0%、31. 0%和31. 0% )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P < 0. 05) ,其余1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化疗或放疗,远期生存的可能与接受完全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作者认为可手术肝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可能较低,与化疗或放疗相比,完全淋巴结切除不会提高总生存的可能。Park YJ对39例HCC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进行放射治疗,放疗剂量在30~55 Gy之间。结果: 39例患者中10例完全缓解, 21例部分缓解, 8例稳定,总有效情况79. 5%。在受照剂量≥40 Gy (等效生物剂量,α/β =10)的患者中,淋巴结有效情况为87. 5% ,受照剂量< 40Gy的患者中,淋巴结有效情况为42. 9% ( P = 0. 02) 。淋巴结受照后完全或部分缓解者中位生存期10月,淋巴结无效者6月( P = 0. 01) 。研究认为放疗是治疗HCC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式,放疗剂量应该在40~50 Gy。在肝癌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中,放疗对门静脉癌栓,肝外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具有其他治疗不可比拟的无痛、无创、损伤小的优点。
    5、功能影像对肝癌放疗治疗结果的潜在优势
    肝癌放疗后行CT、MR I检查评价治疗结果,往往是盲目的,近期评价不能显示放疗的治疗结果,因此CT、MR I的结果滞后于真正的治疗结果, CT、MR I的形态不能真实反映放疗的实际结果,判断肿瘤是否放疗敏感,放疗后肿瘤是否已经死亡或还需要增加放疗剂量, CT或普通MR I检查尚要等2~3月,等待肿瘤形态缩小或不变来判断放疗治疗结果,如果肿瘤缩小或消失,就认为对放疗敏感肿瘤死亡;而肿瘤体积没变或体积变化不明显时,则可能肿瘤已经死亡被纤维组织代替,也可能肿瘤确实没有死亡,此时往往错过了放疗增量的有效时机。
    a MRI弥散成像 通过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弥散梯度来探测人体组织间隙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强弱,从而间接反映特定组织细胞水平构成的情况。大部分肿瘤组织在细胞学上具有生长密集,核浆比高的特点,这使得其细胞内和细胞外可供水分子自由扩散的空间变小,在弥散成像中受限而呈现高信号,通过测量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就低,这就为判断恶性肿瘤治疗前后的治疗结果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可能性。有效的肿瘤治疗会导致肿瘤细胞溶解,细胞破裂,细胞间隙增宽,水分子弥散能力增加,因此有效放疗后ADC值升高很快出现,且早于形态学改变就出现。这意味着弥散成像检查对于肿瘤治疗治疗结果具有预测能力,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判断治疗治疗结果的方法。
    b、11C2乙酸盐联合18 F2FDG2PET显像对肝癌放疗治疗结果的评价 
    氟代脱氧葡萄糖( FDG)是葡萄糖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因肝癌细胞内葡萄糖代谢过程和正常肝细胞不同,使得标记18 F的FDG在肝癌细胞中无法迅速排泄而在体内积聚,通过PET或PET/CT可探测到特异性放射性浓聚。18 F2FDG2PET 诊断肝癌阳性比例为45% ~65% ,且多为恶性程度较高的中低分化癌。肝癌细胞内,各种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的合成以及代谢均较正常细胞活跃,乙酸盐参与了游离脂肪酸的合成,通过11 C标记可显示局部脂肪酸的异常摄取情况。它不参与葡萄糖代谢,不受葡萄糖262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因而可以显示中高分化癌细胞。Ho CL 等对32 例肝癌患者行11 C2乙酸盐PET扫描,总共55处病灶中,病灶大小不等(平均3. 5 cm ±1.9 cm) , 48处显示11 C2乙酸盐浓聚, 11 C2乙酸盐PET的阳性比例87.3% ,对比研究表明, 常见的18 F2FDG2PET诊断HCC的灵敏度仅为47. 3% ,而联合应用11 C2乙酸盐、18F2FDG2PET的准确性高达100%。通过两种示踪剂联合应用判断肝癌放疗前后的治疗结果较之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如CT、普通MR I等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即时性,并有可能指导肝癌放疗的剂量递增。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