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是产生于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癌肿,病变组织可向邻近组织和脏器直接蔓延,向下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至可转移到锁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结。血行转移比较少见,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及骨。当宫颈癌的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癌症晚期。
子宫癌的治疗有激素和化学治疗
如前所述,孕激素能使异常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或萎缩性子宫内膜,从而可导致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或腺瘤的萎缩、逆转。约1/3的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孕激素制剂有效,尤其对肺转移者效果很好,约35%患者有显著反应。但对盆腔内复发或持续存在的病状效果不佳。
孕激素治疗的很大优点是不良反应小,特别是无一般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严重不良反应,且应用方便,不需住院治疗,但偶有注射部位疼痛、发红者,少数患者有轻度浮肿、血压升高、痤疮及孕腺疖肿等,但均能耐受,故患者乐于接受。肝功能障碍患者忌用。
孕激素治疗和其他细胞毒性抗癌药化疗一样视为姑息性而不是完全医治性的。目前很常用的孕激素制剂有17-羟基孕酮或已酸孕酮和醋酸甲地孕酮。很新资料显示,雌激素拮抗剂对原发肿瘤为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复发病变有效,或当孕激素治疗失败,应用此药有效。
子宫癌的治疗之手术治疗
目前已形成较为一致性意见,即大多数Ⅰ期和Ⅱ期子宫内膜癌能通过手术治疗。对于Ⅰa期G1癌可通过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治疗。Ⅰ期低分化癌(G2和G3)以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并结合放疗的效果比单纯手术为好。当子宫腔直径>10cm时,亦以此结合诊疗理念为宜。
Ⅱ期子宫内膜癌的处理基本同宫颈癌,即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但现今报道的有效结果乃是通过体外和腔内放射后行子宫切除的综合治疗。这可能由于宫体癌一般发展较缓慢,大多数病灶仍局限于子宫,即使可能转移至宫旁和盆腔淋巴结者,以术前放疗可望杀灭癌瘤,并能缩减宫体部癌瘤,随后即使手术不尽广泛亦能完全医治;另方面,宫体癌的多数患者已年过半百,许多是肥胖者,且有重要内科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使其不适宜更广泛子宫切除及区域淋巴结切除术,故术前结合放疗有其辅助效用。
子宫癌的治疗之放射治疗
对于放疗的效果及应用方式等仍存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对Ⅰ期Ⅰ级,无肌层侵犯,单纯手术即可。对于Ⅰ期低分化癌(Ⅱ、Ⅲ级),肌层侵犯>1/2,有淋巴结转移者以及Ⅱ期内膜癌,目前多采用术前腔内镭疗后再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及术后辅助体外照射。
治疗Ⅰ期内膜癌还须依据病理分化、肿瘤浸润肌层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腹腔脱落细胞是否阳性,从而考虑综合放射治疗为宜,以提高治治疗结果果。另外,单纯放疗或化疗结合多用于年老患者,有手术禁忌证者以及少数晚期病变伴多器官受累者或不能切除的肿瘤所致出血的姑息治疗。
晚期癌及复发癌的治疗:Ⅲ、Ⅳ期癌多不通过手术完全切除,目前一般采用放射治疗(腔内镭疗加体外照射)及化疗。子宫内膜癌常见的复发部位是盆腔、阴道穹窿部及隔。若为盆腔复发者,子宫切除术后未行放射的病人,此时应首先放疗,即包括全盆腔体外照射和阴道内置镭或铯治疗。
子宫癌的中医治疗偏方!
中医治疗子宫癌的偏方有很多,为了能让女性更清楚的认识子宫癌,下面来了解几种中医治疗子宫癌的偏方。
1、根据“瘀滞胞宫,结而为患”的说法,采用桂枝15克,茯苓15克,桃仁(去皮尖)15克,丹皮15克,芍药15克制成,每日早晚饭前服用10克。能够活血化瘀,消瘕散结。
2、根据“干血内结”的说法,采用蒸大黄75克,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200克,杏仁200克,芍药120克,干漆30克,干地黄300克,虻虫200克,水蛭100克,蛴螬200克,虫100克制成,采用这种治疗子宫癌的偏方用法是上为末,炼蜜为丸。
3、根据“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的说法,采用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制成,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这种治疗子宫癌晚期的偏方能达到益气健脾,祛瘀通络的作用。
4、根据“胞宫瘀滞”的说法,采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研)14粒,黑姜1.5克,炙甘草1.5克制成,用黄酒、童便各半煎,去滓温服。能够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哪种治疗卵巢癌效果很好? 下一篇:晚期胆囊癌还能治吗?